廣西日報記者 蒙進煌 通訊員 麥登奎
近年來,合山市以“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為引領,按照“適應新形勢,創造新機制,建立新秩序”的要求,創新接訪、辦訪和重點信訪人穩控機制,狠抓工作落實,把大量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該市2016年獲自治區信訪局授予“三無”縣榮譽稱號,2017年獲國家信訪局、自治區信訪局授予“三無”縣榮譽稱號。
領導包案 責任落實
2015年底,合山市河裏鎮五塘村村民朱某通過信訪反映,他種植于馬鞍礦(地名)的一片甘蔗地被某公司無故鉤掉,要求合山市政府幫其解決土地補償費及青苗補償費。
合山市委、市政府立即組成“包案工作組”進行調查處理,明確包案領導、責任單位(由市國土資源局、河裏鎮政府承辦)。
經工作組調查,信訪人朱某反映的土地早于1971年被原合山礦務局徵用。後因水泡礦井,村民看到馬鞍礦停止開採,紛紛到該片土地上開荒耕種,朱某亦是其中之一。2014年,合山市政府有償收儲馬鞍礦的國有土地,引進一家公司進行開發建設。該公司進駐施工前已向村民發出通告。
基於實際情況,包案工作組進村入戶,耐心對朱某做政策解釋工作,並組織該公司與其座談協商,要求公司從維護農民群眾實際利益出發,對農民種植的農作物給予適當補償。經過多次協商,該公司同意給予朱某等人每畝2500元的經濟補償。
該案的順利解決是“領導包案”化解積案的典型。合山市包案領導親自參與督辦和調研,督促責任單位深入調查了解、落實責任主體,為化解該信訪積案打下堅實基礎。
暢通渠道 熱情接訪
“政策要講透,道理要講明,全面加強政策解釋工作。”回憶化解積案過程,合山市信訪局局長韋幼輝認為,“講”的工夫做到位,方能化解積案。
“講”是溝通,是對政策的普及,是渠道的暢通。作為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的重要窗口,合山市信訪局堅持以群眾視角開展矛盾糾紛及信訪積案化解工作,不斷拓寬民意訴求表達渠道,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該局設立群眾來訪接待窗口,熱情接待來訪群眾,做好信訪事項的受理、交辦轉辦、督辦工作,保證信訪事項“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該局還充分利用“互聯網+信訪”的思路,通過網上投訴受理渠道,加強對廣西綜合信訪信息系統的應用管理,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經過百年開採,合山市煤炭資源日益枯竭,煤炭企業改制遺留的一些信訪積案仍存在。近年來,合山市按照自治區、來賓市的工作部署,把信訪積案化解工作擺上突出位置來抓,堅持“一把手”負總責,以關注民生為根本,以“事要解決”為核心,強化專項治理,做到了人力上保障,措施上靈活,思路上創新,部門聯動做好信訪積案化解工作,確保信訪積案清倉見底。
文明信訪 嚴管非訪
“在勤村綜合得分比較高,但是該村一個屯有一次集體非訪記錄。”合山市在文明守法示範村、屯、戶創建活動中,在勤村2015年因“集體非訪”記錄,申報材料提交到合山市信訪局的案頭時,被“一票否決”。北泗鎮在勤村在煤礦採挖時經常發生礦農糾紛,集體非訪時有發生,曾被冠稱“上訪村”。
“村民一有糾紛就上訪,以為上訪才能解決問題。”在勤村黨總支部書記譚冠珀説。文明守法示範村、示範屯的評選標準中就明確,要“暢通綠色信訪渠道”“無群體性上訪事件”。
第二年,該村開展整頓,一改過去不良風氣,大家有問題都依照法律法規來解決。後來,這個“上訪村”2016年獲獎變身“文明村”。
“我們把有無非正常上訪、越級訪和群體性上訪等行為納入文明守法示範創建活動的考評內容之一,通過開展文明守法示範創建活動,使群眾進一步知法、守法、用法。”韋幼輝説。
據了解,該市針對一些“老大難”上訪戶形成的原因對症下藥,通過研判,找準問題原因,採取與上訪對象交心談心、答疑解惑、疏導教育、化解矛盾等措施,同時關心他們在生産、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幫助解決其實際問題,努力使其息訴息訪,避免了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同時,對無序上訪、無理取鬧的人員,採取果斷措施依法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