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上林縣探索創新現代農業帶貧新模式成效初顯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8-23 20:21:22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我們夫婦倆認領了10畝地,從4月份以來生鮮菜品已收成10多茬,有兩萬多的收入。我們覺得加入公司不是打工,是自己創業哩!”8月22日,在南寧市上林縣巷賢鎮盧荻莊生態農業基地裏,貧困戶吳秀琴一邊採摘成熟的大青瓜,一邊開心地説。

【唐已審】【供稿】 南寧上林縣探索創新現代農業帶貧新模式成效初顯

“田間技術學校”在給種植戶培訓 

  依靠種蔬菜,吳秀琴就可以實現脫貧了。這得歸功於2018年2月註冊並落戶盧荻莊的上林富之康農業發展公司。吳秀琴説,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富之康公司,每年每畝可得600元租金。如果群眾前來認領公司的土地來種植,僅用付400元租金。若屬建檔立卡貧困戶,則可免費認領。蔬菜銷售收入全部歸農戶及貧困戶所得。

  公司的創立者叫韋金佑,是土生土長的上林縣巷賢鎮人。據韋金佑介紹,為避免“土地認領”中會有群眾“挑肥揀瘦”,公司採取抽籤的辦法。由村民組織牽頭,對公司已流轉成功的300畝土地,劃分出20多種蔬菜種植區域,每一壟地再標注編碼。群眾根據簽訂協議的種植意向進行統一抽籤。

  韋金佑十分注重在“富群眾腦袋”上下功夫。他從2015年起就開辦了“田間技術學校”,邀請水果、蔬菜和藥用等方面的專家到基地講授知識,至今已累計投入26多萬元。學校每月逢5日開班,已開上百期,2000多群眾及貧困戶受益,培養出芒果種植能手吳江寧、種蕉能手磨英才等一批專業人才。

  韋金佑表示,公司在建的還有佔地7000平方米的大山村第一書記“田間扶貧産業園”,將建設冷庫區、倉儲中心及農産品加工區等七個功能區。公司已注資500萬元,在探索“公司+科技+合作社+基地+貧困戶+互聯網(手機APP)+實體店”運營模式基礎上,又創新出貧困群眾脫貧成果新形式——培育職業農民,建立富之康“扶貧基金”。擬每年從稅後利潤裏拿出3%作為支持貧困戶發展産業“扶貧資金”。目前已定購20輛優質電動三輪車,將免費發放給貧困戶用來運送生鮮農産品。

  “要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幫扶並帶動貧困戶實現高品質脫貧是關鍵,這就要求我們致富帶頭人必須具備科學發展理念和正確的帶貧觀念。韋金佑就如何發揮本地生態優勢發展現代農業,以新型職業農民標準培育並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作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上林縣委書記梁平江如此評價。(文/圖 藍洲 莫毅 編輯 冼敏)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