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記者 周紅梅
“最近身體怎麼樣,李叔?”“黃阿姨,買菜回來了?”8月19日早上,南寧市新竹小區,剛探望完小區獨居老人的社工梁雄娟,一路上熟絡地跟居民打著招呼,大家已把她當成了這個小區的一員。
梁雄娟所在的南寧市樂益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擔著市民政局購買的新竹社區綜合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她常年紮根社區,扶弱助殘,逐漸成為居民的貼心人——
年過六旬的彭女士接連遭遇老伴去世、女兒意外流産等變故,一度抑鬱自閉。小梁耐心開導、以心交心,終於讓她走出陰霾;
因腦膜炎落下殘疾的小洋,一直在家待業。小梁多次上門勸導,幫他聯繫工作,使他有了合適的崗位;
社區老年人買保健品受騙?青少年泡網吧不回家?小梁帶領志願者成立老年人防騙小組、青少年禮儀小組,積極開展防騙知識講座、義務家教、綠色網吧、手工課堂等活動,提高老人防騙意識,豐富青少年業餘生活……
由於專業能力突出,品牌美譽度較高,南寧市民政局連續3年向樂益行社工中心購買社區服務項目——以社工站為平臺,整合社區內外部資源,以社區+社工+社區志願者組成的社區服務團隊,重點關注社區空巢老人、社區問題青少年和其他困境人群,持續服務社區居民。由於政府、社會、市場三方齊發力,公共服務提供更對民眾“胃口”,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廣西各級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清單”越來越長,引入社會力量提供公共服務的機制越來越活。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到養老、教育、衛生、社區治理等多個領域,在服務供給上更適應市場需求,讓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與紅利。
長期以來,在傳統的“大政府、小社會”管理模式下,公共服務光靠政府“配餐”,民眾坐等“用餐”,往往難以保障公共服務的品質和效率。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民群眾對優質公共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光靠政府“配餐”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公共服務的追求。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就是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進入公共事業領域,把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推動公共服務提供從政府“配餐”轉向市場“點餐”。
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社會治理、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廣西政府購買服務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自治區財政廳發揮改革牽頭作用,從完善制度建設入手,加快改革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各行業領域創新,使政府購買服務的範圍和規模不斷擴大,購買程式更加規範。據統計,2017年全區政府購買服務支出45.7億元,比2016年增長67.8%;2018年全區計劃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6951個,預算資金58.48億元,分別比2017年增長24.5%、29.5%。
按照試點探索、擴面提升、全面推廣的改革步驟,一批先行先試的典型示範項目相繼涌現,為我區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提供了經驗和方向。如南寧市購買第三方機構對轄區內城鄉低保對象進行入戶調查,在社會救助領域探索出政府購買服務的新路子;自治區文化廳通過向企業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以一場場高品質文藝演出滿足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自治區國防教育辦、鄉村辦、北部灣辦等黨政機關向廣西日報傳媒集團購買互聯網信息平臺運營、新媒體推廣等服務……
由於廣西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推進有力、基礎工作紮實,得到了財政部的充分肯定。2018年,中央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將梧州市藤縣、北海市本級作為全國改革聯繫點(全國共選擇12個市縣)。今年上半年,藤縣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10萬元以上)30個,比2017年同期增加19個;預算金額3500多萬元,比2017年增加2000多萬元。
“以財政杠桿撬動、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提供服務方式靈活、時效性強、競爭充分的特點和優勢,與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需求實現有效對接,對老百姓和政府而言,都是‘惠而不費’的雙贏好事。”自治區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