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池大化:七百弄裏“弄”出“金山銀山”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09-12 14:43:24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王功孝):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同時也是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建縣30週年。30年來,大化縣人民群眾在不斷與瑤鄉大山抗爭的同時,積極參與生産生活建設,並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新成就。

  【唐已審】【原創】河池大化:七百弄裏“弄”出“金山銀山”

  大化縣康豐七百弄養雞繁育場裏工人正在查看雞苗育種情況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莽莽瑤山裏無法大面積推廣種植水稻,只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山上牛羊養,林下養雞放”的生態養殖方式,增加當地居民收入。藍校山是大化縣康豐七百弄養雞繁育場的負責人,據他介紹,七百弄雞因當地“七百弄鄉”而得名,是大化縣在2017年1月10日獲得“國家農業部授予農産品地理標誌”的畜禽品種。這座繁育場,每年可生産雞苗400萬羽,産值6000萬元,輻射貧困戶1萬7千戶,帶動5萬多貧困人口走上養雞致富的道路。

  【唐已審】【原創】河池大化:七百弄裏“弄”出“金山銀山”

  當地待出欄的七百弄山羊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韋生靈看著遍地待出欄的七百弄山羊,臉上緊鎖的眉頭稍稍松展了些。他是大化春興生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此前他一度為如何做大做強七百弄山羊産業而煩惱。後來他推出一種互惠共贏的模式,即合作社按斤數借山羊給貧困戶育養,合作社不收一分錢,到期後貧困戶只需按照最初所借取的肉羊重量原數歸還即可,即“借兩百斤,換兩百斤肉羊”。這樣一來,便可在最短時間內提升七百弄山羊的養殖規模,形成規模化産業。此外,貧困戶在此期間所産生效益均為個人所有,由此實現合作社與貧困戶的互惠共贏。這筆經濟賬,韋生靈早已在心裏算得明明白白。

  【唐已審】【原創】河池大化:七百弄裏“弄”出“金山銀山”

  上山覓食的七百弄山羊 攝影 王功孝

  早在2017年,大化縣政府出臺政策扶持當地種養産業,引導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轉變。據統計,2017年大化縣肉牛肉羊、香豬(含黑土豬)、七百弄雞扶貧産業共發放獎補資金2193.45萬元。2017年大化縣肉類總産量2.89萬噸,水産品總産量1.9285萬噸,累計已有10個畜禽生態養殖場通過自治區驗收。目前,生態養殖成為大化縣精準扶貧,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據悉,目前大化縣有“三品一標”農産品26個,“大化大頭魚”“七百弄雞”“七百弄羊”“大化白玉薯”已經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稱號。當地特色生態養殖業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經開始進入新的臺階

  大化縣水産畜牧局動物衛生監督所所長韋炳謀表示,下一步大化縣將以“提質增效轉方式、助農增收促脫貧”為工作主線,突出抓好特色養殖精準扶貧,打造和推進水産畜牧産業現代生態養殖建設,確保全縣水産畜牧業穩增長。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