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村有基地 戶戶有産業 百色樂業實現扶貧産業“兩個全覆蓋”
廣西日報  2018-09-28 09:45:55

  村村有基地 戶戶有産業

  樂業實現扶貧産業“兩個全覆蓋”

  廣西日報樂業訊 (記者/徐順東 通訊員/滕先延)“今年行情不錯,600畝紅心獼猴桃挂果,收穫20萬公斤,中秋前全部銷售完成,總共賣了500多萬元,大家都過了一個好節。”9月25日,樂業縣種植大戶吳顯寧表示,他們的獼猴桃基地越做越順,貧困戶也跟著受益。據了解,該縣今年8000多畝獼猴桃成熟上市,産量近4000噸,産值近9600萬元,輻射帶動2萬多人增收。

  近年來,該縣以基地帶農戶、大戶帶小戶等發展獼猴桃、刺梨、核桃、芒果等特色産業。截至目前,全縣88個村(社區)均擁有10畝以上特色産業園,所有貧困戶人均擁有0.5畝以上特色産業,實現了貧困村、貧困戶“村村有産業基地、戶戶有産業支撐”的“兩個全覆蓋”。

  整合資金集中投入,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該縣將深圳對口幫扶、財政扶持等各類扶貧資金統一規劃、統一使用,共籌措資金4.5億元,重點投向獼猴桃、芒果、油茶三大扶貧産業園建設。比如,該縣今年投資收購1886畝已投産的獼猴桃基地,按各村經營水準和能力,以10至30畝不等的標準,分配到村,成為村集體經濟産業,年內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

  在確保貧困戶增收産業方面,該縣通過“小塊並大塊”、技改加新種等,連片打造了3萬畝獼猴桃、6000畝芒果和6000畝油茶扶貧産業園,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村(貧困戶)”的模式,採取網格化形式掛牌劃分,以股份的形式落實到村到戶。貧困戶以股份合作、自主參與種植、養護等,享受相應的收益。“通過這樣的利益聯結機制,把貧困群眾‘粘’在産業鏈中,共享大産業發展效益。”該縣扶貧辦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該縣還全面落實産業獎補、小額信貸、惠農扶持等政策,按戶均7000元産業獎補標準,累計發放産業扶持資金4967萬元、小額扶貧信貸資金2.56億元,共扶持貧困戶5606戶。

  經過綜合施策,該縣2018年預計有12個貧困村、16412人實現脫貧摘帽。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