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王功孝):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同時也是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建縣30週年。30年來,大化縣人民群眾在與瑤鄉大山抗爭的同時,積極參與生産生活建設,並取得了一系列發展新成就。
大化縣是一處典型的“五區八鄉”地區,所謂“五區”即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山區、水電站庫區、紅水河——七百弄喀斯特(岩溶)風景名勝區。2017年底大化縣總人口47.89萬,少數民族人口45.2萬人,佔比94.38%,其中,壯族和布努瑤為世居民族,全縣16個鄉鎮均有瑤族居住。
大化縣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風光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如何在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兼顧當地經濟發展效益?當地縣政府經常為此而頭疼。
然而,近年來的旅遊産業方興未艾,讓民俗旅遊看到一片曙光。從2008年開始,大化縣把旅遊業確定為四大支柱産業之一,提出了以打造水電業、礦冶業、淡水養殖業、旅遊業和建設首府生態民族衛星城的“四業一城”的發展路子。
對於大化縣旅遊業的發展歷程,大化縣旅遊局副局長黎艷艷坦言:“真正邁開大步發展是從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始,特別是近三年來突飛猛進發展。”目前該縣共有國家4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1個,四星級酒店2家,三星級鄉村旅遊區2處,三星級農家樂7家,旅遊賓館飯店168家。
七百弄鄉的瑤族群眾正在進行民俗表演 攝影 張素瑾
據了解,自建縣以來,每逢節慶,大化縣民族部門會同各有關部門和鄉鎮都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節慶活動。9月6日下午,在大化縣七百弄鄉弄騰村橋圩屯的一家農家樂門前,鑼鼓喧天,銅鼓齊鳴。八九名當地瑤族群眾身穿瑤族服飾,頭頂黑色布帽,他們敲銅鼓,唱著瑤族特有的《布努瑤笑酒歌》。“笑酒”是大化縣當地布努瑤族的習俗。每逢喜慶或過年過節,布努瑤人手執酒具,以轉彎抹角的比喻、含蓄風趣的語言,互相逗樂,並舉碗暢飲,其樂融融。
當地瑤族同胞唱起《布努瑤笑酒歌》 攝影 張素瑾
風貌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文化美食旅遊、城市佈局規劃……等等這些要如何實現統籌規劃,併為未來的發展留有餘地。對此,大化縣所打造的紅水河美食小鎮給出了答案。大化紅水河美食小鎮位於大化縣易地扶貧搬遷與城鎮化結合試點工程二期古江安置區西側,項目規劃用地600畝,總投資20億元。在古江安置區,計劃安置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近1.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近1萬人。
“美食小鎮的場地鋪面給予前3年免租金的形式,助推搬遷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保證1戶有1人在當地實現就業。”大化縣發改局局長王漢田表示,美食小鎮各功能區投入運營後,年産值達5000萬元以上,年稅收200萬元以上,可為搬遷群眾提供服務行業工作崗位約5千個。
建縣30年,大化縣謀求發展的同時,將改革開放的實惠落到實處,讓當地群眾共享旅遊發展的紅利。下一步,大化縣將以“康養福地·美食之鄉”為發展定位,創建全區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全縣旅遊業快速發展,培養成為大化新的支柱型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