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同時也是大化瑤族自治縣成立30週年。大化瑤族自治縣是廣西中部偏西北的一座小縣城,經過30年的發展建設,該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濟、文化、旅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發展成就。為此,9月上旬,大化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組織開展 “粵桂媒體走進大化”的採訪活動,粵桂媒體通過實地探訪當地瑤鄉30年來的發展變化,了解當地經濟發展建設情況。通過為期4天的探訪,隨行記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在當地政府的引導和組織下,民眾積極參與生産生活建設,在與瑤鄉大山抗爭的同時,極力尋求21世紀初的美好新生活。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王功孝):高山連綿不絕,村落稀疏散佈,道路窄小曲折,人氣凋零冷清……這是河池大化瑤族自治縣1988年成立時的真實寫照。
山上牛羊養,林下養雞放,水上鴨子遊,水下魚兒翔,座座小樓拔地起,潺潺溪水繞村流……30年後,大化瑤族自治縣的人民群眾與瑤鄉大山不斷抗爭,才有如今這番圖景。
扶貧,成為時代的“熱門詞”;發展,是時代的主題。
如何在瑤鄉大山深處,處理好人民嚮往美好生活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如何將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打造成為一處旅遊勝地、瑤鄉中心?
如何趕在2020年之前,完成脫貧奔康的目標,以及後續發展又當如何……這一個個問題,既是這座廣西中部偏西北的小縣城難以躲避的拷問,也是制約當地發展的問題所在。
從“石縫裏刨食”到“家門口就業”
走進大化,低矮的樹叢草皮覆蓋在大片的岩石山脈上。大化縣的人民群眾世世代代居住在被岩石山區包圍的山間谷地裏,裸露的岩石不僅嶙峋,更帶著幾分生活的殘酷。
大化縣風光 攝影 張素瑾
“九分石頭一分土”,用來形容大化縣的土地最合適不過。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嚴重,當地大多無法種植水稻,等喝望天水,石縫裏刨食,是當地的常態。 “我們主要種玉米,這裡缺水,種不了水稻,連我們自己喝的水都是從山裏引來的水。” 大化縣七百弄鄉弄騰村橋圩屯的楊曉雲,在自家門前一邊給1歲多的女兒喂飯,一邊講述她們當地的生産生活情況。由於無法大面積種植水稻,因此老一輩人會將玉米打成粉,煮出一鍋“玉米糊”,當地不少年輕人就是從小吃著玉米糊長大。
大化縣水庫舊照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大化縣水庫新景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大化縣的人民群眾不必在“石縫裏刨食”,家門口照樣實現就業。近年來,大化縣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與群眾創業就業有機結合,為當地經濟的發展佈局謀篇。在縣城區創建 “一園兩城三區”,即農民工創業園、電子商務城、達吽美食城、特色旅遊開發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城南綜合工業園區,承接搬遷戶轉移就業創業,破除搬遷戶後續發展的難題;在鄉鎮安置點,通過扶持特色産業、發展鄉村旅遊、打造扶貧車間等形式,將移民搬遷與旅遊、現代農業、城鎮化建設等相結合,轉變當地農村單一的經濟發展模式。
大化縣返鄉創業園區里正在上班的工人 攝影 王功孝
當地村民在蔬菜基地裏勞作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楊曉雲所在的橋圩屯,便是依靠農家樂搭配當地農産品銷售的模式,在七百弄鄉樹起了鄉村旅遊的“小標杆”。據了解,近年來大化縣籌集資金4億多元,通屯道路建設共560條1038公里。同時整合資金加快實施水、電、通訊、住房、公共服務中心等設施建設,共建設標準化公共服務中心126個,解決住房問題9469戶,建設集中供水工程100處、家庭水櫃2848座,受益人口達1.5萬人。在橋圩屯家家戶戶外墻修飾齊整,刷了水泥,鋪起瓷磚,門口外設有長椅,人們在此茶歇飯聊,喜談今年都有哪些新收入。
七百弄裏“弄”出“金山銀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莽莽瑤山裏無法大面積推廣種植水稻,只能“山上牛羊養,林下養雞放”。藍校山是大化縣康豐七百弄養雞繁育場的負責人,據他介紹,七百弄雞因當地“七百弄鄉”而得名,並在2017年1月10日被國家農業部授予“農産品地理標誌”稱號。這座繁育場,每年可生産雞苗400萬羽,産值6000萬元,輻射貧困戶17000戶,帶動5萬多貧困人口走上養雞致富的道路。
當地待出欄的七百弄山羊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韋生靈看著遍地待出欄的七百弄山羊,臉上緊鎖的眉頭稍稍松展了些。作為大化春興生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此前他一度為如何做大做強七百弄山羊産業而煩惱。後來他推出一種互惠共贏的模式,即合作社按斤數借山羊給貧困戶育養,合作社不收一分錢,到期後貧困戶只需按照最初所借取的肉羊重量原數歸還即可,即“借兩百斤,換兩百斤肉羊”。這樣一來,便可在最短時間內提升七百弄山羊的養殖規模,形成規模化産業。此外,貧困戶在此期間所産生效益均個人所有,由此實現合作社與貧困戶的互惠共贏。這筆經濟賬,韋生靈早已在心裏算得明明白白。
上山覓食的七百弄山羊 攝影 王功孝
早在2017年,大化縣政府出臺政策扶持當地種養産業,引導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轉變。據統計,2017年大化縣肉牛肉羊、香豬(含黑土豬)、七百弄雞扶貧産業共發放獎補資金2193.45萬元。2017年大化縣肉類總産量2.89萬噸,水産品總産量1.9萬噸,累計已有10個畜禽生態養殖場通過自治區驗收。目前,生態養殖成為大化縣精準扶貧,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讓群眾共享“畫廊經濟”的紅利
大化縣是一處典型的“五區八鄉”地區,所謂“五區”即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山區、水電站庫區、紅水河——七百弄喀斯特(岩溶)風景名勝區。2017年底大化縣總人口47.89萬,少數民族人口45.2萬人,佔比94.38%,其中,壯族和布努瑤為世居民族,全縣16個鄉鎮均有瑤族居住。
如何在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兼顧當地經濟發展效益?對此,當地縣政府經常為此而頭疼。
然而,近年來的旅遊産業方興未艾,讓民俗旅遊看到一片曙光。從2008年開始,大化縣把旅遊業確定為四大支柱産業之一,提出了以打造水電業、礦冶業、淡水養殖業、旅遊業和建設首府生態民族衛星城的“四業一城”的發展路子。
對於大化縣旅遊業的發展歷程,大化縣旅遊局副局長黎艷艷坦言:“真正邁開大步發展是從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始,特別是近三年來突飛猛進發展。”目前該縣共有國家4A級景區1個,2A級景區1個,四星級酒店2家,三星級鄉村旅遊區2處,三星級農家樂7家,旅遊賓館飯店168家。
七百弄鄉的瑤族群眾正在進行民俗表演 攝影 張素瑾
據了解,自建縣以來,每逢節慶,大化縣民族部門會同各有關部門和鄉鎮都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節慶活動。9月6日下午,在大化縣七百弄鄉弄騰村橋圩屯的一家農家樂門前,鑼鼓喧天,銅鼓齊鳴。八九名當地瑤族群眾身穿瑤族服飾,頭頂黑色布帽,他們敲銅鼓,唱著瑤族特有的《布努瑤笑酒歌》。“笑酒”是大化縣當地布努瑤族的習俗。每逢喜慶或過年過節,布努瑤人手執酒具,以轉彎抹角的比喻、含蓄風趣的語言,互相逗樂,並舉碗暢飲,其樂融融。
當地瑤族同胞唱起《布努瑤笑酒歌》 攝影 張素瑾
風貌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文化美食旅遊、城市佈局規劃……等等這些要怎樣才能實現統籌規劃,併為未來的發展留有餘地。對此,大化縣所打造的紅水河美食小鎮給出了答案。大化紅水河美食小鎮位於大化縣易地扶貧搬遷與城鎮化結合試點工程二期古江安置區西側,項目規劃用地600畝,總投資20億元。在古江安置區,計劃安置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近1.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近1萬人。
“美食小鎮的場地鋪面給予前3年免租金的形式,助推搬遷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保證1戶有1人在當地實現就業。”大化縣發改局局長王漢田表示,美食小鎮各功能區投入運營後,年産值達5000萬元以上,年稅收200萬元以上,可為搬遷群眾提供服務行業工作崗位約5000個。
大化縣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風光 供圖 大化縣委宣傳部
30年來,大化瑤族自治縣從一貧如洗的大石山區,再到今天的各項産業蒸蒸日上、基礎設施翻天覆地、文化旅遊欣欣向榮的西南小城,一路走來,艱辛不易。
30年來,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伴隨脫貧攻堅的步伐,大化仍在不斷有著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