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特色普法品牌
廣西日報  2018-10-26 10:20:14

  廣西日報記者 李家健

  “馬山自古稱歌海,村村寨寨有歌臺;我縣瑰寶萬萬千,馬山三聲最值錢;百姓喜愛天天唱,普法用它來宣傳。”今年“壯族三月三”期間,馬山縣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山歌擂臺賽。來自全縣各鄉鎮的文藝隊,將法律知識編入壯鄉山歌。對歌的同時,也為群眾傳播了法律知識,引來場下觀眾掌聲不斷。

  在南寧市,這樣的山歌普法活動,群眾已習以為常。黨的十九大召開後,武鳴山歌協會的歌手們馬上行動起來,走進武鳴區各鄉鎮街巷,積極傳播十九大精神。

  據記者了解,“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全區各地紛紛結合本地特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識:

  “聽了一輩子的戲,沒想到聽戲還能學法呢。”梧州市藍天社區的居民周老伯是一名粵曲愛好者,近日,一直支普法文藝隊走進了他所在的社區,用粵曲的形式,講述了一個遺産繼承的故事,讓他大開眼界。

  今年5月,崇左市首次探索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組織開展中越法治宣傳騎行活動,邀請60多名中越騎行車手從友誼關口岸向浦寨邊貿點一路進發,沿途向過往遊客、邊民、商鋪發放中越雙語等法治宣傳資料,重點向越南籍人士境外客商講解中國法律法規。

  柳州作為我區重要製造業基地,在探索普法智慧化上走在前列。去年10月,柳州市司法局于正式引入虛擬版的法律機器人,開啟我區智慧化普法的先河。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