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貴港市港北區:“一幫一聯” 合力攻堅
廣西日報  2018-11-16 11:07:54

  廣西日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陸宏夏

  “如今在家裏縫製手套就能賺錢了,還可照顧家庭。”近日,在貴港市港北區大圩鎮長安村貧困戶蘇立芳家裏,記者看到她正在縫製手套。蘇立芳説,鎮就業扶貧車間給她送來了縫紉機,公司定時送原料收成品,她就只需負責加工。

  這樣的幫扶,遍佈貴港市港北區各個鄉鎮村屯。為做好精準扶貧這篇文章,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該區4911名領導幹部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與5848戶貧困戶結對幫扶,以“一幫一聯”工作機制,實現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

  為改善挂點村奇石鄉桂中村敬老院的老人生活品質,該村後盾單位港北區市政管理局為敬老院捐贈一台冰箱和一個高級保溫開水器。韋大爺看著嶄新的冰箱笑了,説:“現在敬老院吃得好、穿得好,還有政府和愛心人士經常來獻愛心、送溫暖,大夥每天過得有滋有味,心裏舒坦。”

  桂中村是港北區深度貧困村,在駐村幹部和幫扶幹部的幫扶下,這幾年有了大變樣:新修水泥路、水利項目、村級公共服務場所等,新發展火雞養殖、油茶種植等産業,成立5家合作社,村民增收路子寬了……

  桂中村村民廖孟學家有5口人,3個孩子都在讀書,他和妻子靠種地和打散工維持生計,生活拮據。在駐村幹部韋善教的幫助下,2015年借錢買了2000隻火雞仔,開始了火雞養殖,現在火雞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還辦起農莊。他在中裏鄉龍山街租地辦起了農莊銷售火雞,收入不錯,去年還蓋起了新樓房。廖孟學生活變好了,但他不忘感恩,成立了合作社帶領其他村民一起養火雞。目前,桂中村火雞養殖規模達8000多羽,樹起了産業招牌。

  桂中村第一書記韋善教説,村裏新修環村路和屯級路硬化10多公里,鋪設排污管350米,村民發展養殖火雞、水蛇、鴨子、山羊、肉牛、珍珠雞等,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孝老愛親、友善互助成為風尚,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韋善教還舉了個例子:“村裏貧困戶黃大哥患了腸癌,需要一大筆錢治療,可又無法承擔治療費。我就通過微信朋友圈號召社會力量為其捐款,其中不少村民都捐了款,盡力幫助黃大哥家解決困難。目前,黃大哥已經成功做了手術。”

  除桂中村外,在黨員領導幹部的幫扶下,港北區各村屯都發生了改變,貧困群眾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貴城街道登龍橋社區貧困戶馮亞間在幫扶人和社區幹部的指導幫扶下,餵養50隻雞,還計劃再擴大養殖100隻,加上扶持小額信貸、低保金,一年收入過萬元。“勤勞,肯定能脫貧。”

  貴城街道小江社區貧困戶梁冀文在幫扶人和社區幹部的引導下,今年承包種植甘蔗7.6畝,預計年底甘蔗純收入9120元。

  根竹鎮三民村陸德坤靠種植百香果成功摘掉“窮帽”。他看著挂滿枝頭的百香果,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2015年還住著危房,每年收入只有幾千元,現在新房蓋起來了,每年收入有6萬多元,感謝幹部們的幫扶指導,使我摘掉了‘貧困帽’。”

  像這樣的事例,在港北區不勝枚舉。為落實“一幫一聯”常態工作機制,港北區將每月第一週定為“扶貧周”,在本週時間內幫扶幹部安排至少一天時間到幫扶對象家中送政策、送項目、送溫暖,對幫扶家庭實施幫就業、幫就學、幫就醫、幫安居和扶貧困、扶老幼、扶傷殘、扶志氣等,幫助貧困群眾解決日常生産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同時,嚴格手機app掃碼考勤日常監督,實行幹部年度考核、績效獎勵與扶貧任務“三掛鉤”,確保“一幫一聯”常態化,提升貧困戶滿意度。截至目前,港北區已實現貧困村脫貧摘帽14個,貧困人口脫貧2019戶9439人。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