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尋找電改最大公約數

2018-01-03 10:39:13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從打造電力市場交易平臺,到深度了解發電企業、供電企業的經營狀況,從建立年度協調到推動月度交易制度……在深化供給側改革過程中,南方電網廣西公司以建立電力交易市場為中心,尋求電力體制改革的“最大公約數”,實現了廣西大工業開工率歷史新高,清潔能源得以最大限度消納。

  【熱門文章】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尋找電改最大公約數

  2017年12月28日,由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公司自主研發升級的單晶PERC電池正式下線,電池轉換效率由20.2%提升到21.5%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準,青海省在高效電池技術發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記者張宏祥/攝

  站在電力體制改革“第一陣線”

  “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些供給側改革的每一個步驟,南方電網廣西公司都積極站在改革第一線,通過頂層設計的方式,推動電力體制改革在廣西的制度建設、落地、深化。”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信委副主任陳清説。

  2016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復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組建方案,依託廣西電網公司組建相對獨立的廣西電力交易中心。交易中心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獨立核算,交易業務與電網其他業務分開,日常業務獨立運營。作為廣西範圍內全區唯一的電力交易機構,廣西電力交易中心主要負責電力市場政策研究、電力交易組織和運營、交易市場秩序管理等工作,在政府監管下為廣西區內市場主體提供規範、公開、透明、高效的電力交易服務。

  電力體制改革,電力交易機構是窗口。電力體制改革越是深入,電力交易中心發揮的作用越是明顯。

  2017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南方電網、南方電網廣西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工信委、物價局等多個部門,以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的建設為突破口,認真落實國家和廣西電力體制改革各項政策部署,積極推進廣西電力交易的市場化改革。

  目前,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持續豐富完善交易方式,目前已形成年度長協、月度競價、增量交易、專場交易、合約轉讓等5個交易品種,不斷活躍廣西電力交易市場,助推全區經濟穩增長。

  2017年3月起,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推動全面放開35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用戶進入市場,並在年中進一步擴大到10千伏增量用戶,先後組織了覆蓋廣西所有地市11個重點行業的23批次市場化電力交易,降低用戶成本23.65億元,增加工業産值270億元,惠及有色、化工、鋁業、鋼鐵、鐵合金、化肥等行業。

  以粵桂經濟合作試驗區的梧州市為例,在廣西電網公司的組織協調下,神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駱駝集團華南蓄電池有限公司、廣西三威林産工業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簽訂第一批市場交易電量長期協議,從6月開始,梧州市全面實施增量電量優惠政策。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的月平均大工業用電量為基數,由企業自行預測全年用電量,其同比增加部分可享受增量優惠,以此鼓勵企業保持生産增長勢頭。神冠、駱駝、三威3家企業共計成交5.4億千瓦時增量電量,獲得較大幅度的讓利。

  電力市場的改革為廣西實體企業注入了“降成本”的動力。年産20萬噸的百色銀海鋁,為減虧控虧,從2014年3月開始,百色銀海鋁停産15萬噸的電解鋁,一停就是三年多。百色銀海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産運行部主任王應其説:“我們僅維持5萬噸的‘續命’産能,鋁價最低時跌到9600元/噸,按照每噸鋁生産成本一萬元來測算,意味著生産一噸鋁要虧4000塊錢,越多越虧。”

  2017年開始,南方電網廣西公司與廣西投資集團就百色銀海鋁用電達成框架協議,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全力推動百色銀海鋁全面恢復産能。南方電網給百色銀海鋁電解鋁增量電量實現了每千瓦時0.365元的落地價,專項用於銀海鋁恢復15萬噸電解鋁用電部分,每千瓦時比原來降了一毛多錢,大大降低了企業生産成本。

  在強大的電網支持下,百色銀海鋁實現全面復産,負荷大幅升至17.5萬千瓦,增幅106%,每年將新增用電量21億千瓦時,拉動上游氧化鋁30萬噸、陽極碳塊8萬噸,下游鋁加工企業再釋放産能15萬噸,新增就業1000人。

  如今,電解鋁的價格上漲到16000元/噸,從“底部”到持續拉升的態勢,讓百色銀海鋁成功度過了生産最艱難的時候。“電力交易市場是我們企業非常歡迎的做法。”

  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總經理黃冬生説,廣西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有序放開發電用電計劃,通過廣西電力交易中心這個平臺,發電企業和用電企業有了“直接見面”談買賣的機會,發電企業可以選擇向不同的用電企業賣電,用電企業擁有向不同市場主體購電的選擇權,電力市場形成多買多賣格局。

  據統計,廣西電力交易中心從成立之初以來,累計成功組織了28批次電力市場化交易,覆蓋565家用電企業和20家發電企業,交易電量連續四年翻番,累計完成交易結算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達572億千瓦時,為企業降低成本38.6億元。

  清潔能源消納能力全國領先

  廣西是西電東送的大省,在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的過程中,前期投入建設的大量清潔能源,包括水電、太陽能光伏、風能等,都面臨著如何深度消納的問題。

  廣西電網公司領導層對此進行深度調研,得出的結論是:在制度建設和細節調度中,全力以赴推動清潔能源的消納工作,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能夠在改革中得以彰顯。

  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南方電網廣西公司用“互聯網+大數據”的理念,建立了跨省區的氣象條件預測機制,並與珠江水利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等諸多部門保持“無縫對接”。

  2017年,廣西區內面臨著用電負荷增長乏力、主汛期降雨偏多、電力供過於求、水電嚴重富餘的嚴峻形勢。但在強大的數據收集、氣象風險預測、來水庫容預測能力引領下,廣西電網調度中心提前預測棄水風險,採取汛前騰庫容、汛期預泄騰庫、動態控制水位等優化措施,並通過廣西電力交易中心實施掛牌交易等舉措,想方設法減少棄水、增發電量,促進清潔能源最大化消納,降低發電企業損失。

  2017年9月,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組織開展消納豐水期富餘水電交易,成交電量25.95億千瓦時,促成189家企業用電合理增長;12月,組織大唐集團開展集團內部水火電置換交易試點,為積極開展發電權交易,同一集團內實行發電權交易,探索了有效經驗。

  在促進清潔能源最大化消納的同時,南方電網廣西公司還立足廣西實際,積極配合政府相關部門深度挖掘發電側市場化最大空間。2017年5月,南方電網廣西公司推動廣西電力交易中心開展了國內首次火電企業間市場化電量在線交易,當天有4家火電企業申報需求,共成交電量1億千瓦時,這也是廣西首次發電企業合約電量轉讓交易,在通過市場手段優化資源配置、活躍交易市場的探索上邁出了新的步伐。

  讓更多主體共享改革紅利

  “得益於廣西售電市場的開放,2017年我們進入市場後迅速佔領市場份額。”廣西能源聯合售電公司綜合部負責人袁金燦説。

  廣西能源聯合售電公司是首批參與廣西電力市場的售電企業,2017年成交電量名列前茅。在廣西各批次電量市場化交易的月度競價中,廣西各售電公司積極參與月度競價交易,代理電量佔月度競價80%以上。

  售電市場改革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南方電網廣西公司的積極推動下,廣西電力交易中心立足廣西實際,積極培育廣西售電市場,促成售電公司全面參與市場交易。截至目前,廣西已完成13批113家售電公司註冊公示,並有32家售電公司正式參與交易,成為全國21個電改綜合試點中首個售電公司全面參與市場交易的省區。

  為讓售電公司順利參與市場交易,廣西電力交易中心在交易中對單個售電公司代理交易電量額度進行了合理設計,確保售電公司在初期能夠獲得更大的參與空間,促進售電公司發展。同時,提前梳理售電公司申報註冊要求,出臺《廣西售電公司申報指南》,指導售電公司“一註冊、一承諾、一公示、三備案”工作。廣西電力交易中心還組織開展了四批次電力市場模擬交易及現場培訓。30家售電公司參與培訓後,對電力交易規則、機制和組織實施等知識有了清晰的了解,在開展電力交易時“得心應手”。

  2017年12月25日,廣西電力交易中心開展2018年年度長期協議預交易,華潤電力(賀州)有限公司、國投北部灣發電有限公司、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等市場主體積極參與交易,2018年年度長協交易規模280億千瓦時。

  2017年以來,廣西電力交易中心通過市場化手段,還組織了三批次增量交易和一次增量專場,總成交電量63.4億千瓦時,釋放改革紅利7.6億元,促進231家企業降本增效,有效支撐了廣西經濟穩增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