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打贏藍天保衛戰 “南寧藍”刷新紀錄

2018-01-05 17:47:37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去年南寧市多措並舉治理環境污染,環保工作成效顯著

  打贏藍天保衛戰 “南寧藍”刷新紀錄

  去年市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AQI優良率)為92.3%,其中空氣品質為優的191天,比2016年增加42天,全年優的天數比例為52.3%,同比增長11.6%;市區5個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區域聲環境品質總體達到國家考核指標要求……這是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南寧市環保系統2017年度總結大會暨媒體通氣會上了解到的。

  【去年成績】

  環境品質

  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92.3%

  南寧市環保局局長韋好鵬介紹,去年市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AQI優良率)為92.3%,在全區14個地市中排名第2,僅次於防城港。其中空氣品質為優的191天,比2016年增加42天,全年優的天數比例為52.3%,同比增長11.6%。連續7個月(3月—9月)空氣品質優良率達100%,創下南寧市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的最好水準,刷新“南寧藍”新紀錄。全年未發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提前12天完成自治區下達給南寧市的空氣品質優良率90.5%的考核目標。

  PM10、PM2.5年平均濃度分別為56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和2.8%,降幅排在全區前列(其中PM10降幅全區第1,PM2.5降幅全區第4)。2014年以來,我們連續4年實現PM10、PM2.5濃度雙下降,降幅分別為37.8%和38.6%。

  飲用水源水質越來越安心

  主要江河水質。根據要求,去年南寧市共監測10個斷面,按年均值評價,境內左江、右江、武鳴河、邕江、鬱江等主要江河總體為Ⅱ~Ⅲ類水質。10個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其中7個斷面水質為Ⅱ類。總體水質與上年持平。

  飲用水源水質。市區5個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與上年持平。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中,上林縣、橫縣、馬山縣、隆安縣達標率與2016年同期持平,賓陽縣和武鳴區分別由98.7%和0均上升至100%。

  專項湖庫水質。根據《南寧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大王灘、西津水庫納入南寧市地表水考核範圍,目標水質均為Ⅲ類。去年,按年均值評價,大王灘水庫水質為Ⅲ類,西津水庫水質為Ⅱ類,均能達到或優於水質考核目標。

  區域聲環境品質總體達標

  區域環境噪聲。去年南寧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6.1分貝,較上年上升1.9分貝。城市區域聲環境品質總體達到國家考核指標要求,屬一般水準。

  道路交通噪聲。去年南寧市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8.0分貝,較上年下降0.3分貝;監測路段超標率為18.3%,較上年下降3.4%。道路交通噪聲環境品質總體達到國家考核指標要求,屬較好水準。

  功能區噪聲。去年南寧市市區1~4類功能區噪聲晝間都能達到國家標準;夜間噪聲除3類區(工業園區)和4類區(軌道交通、交通幹線、鐵路幹線、邕江航道等兩側區域)超過國家標準外,其餘功能區均能達到國家標準,夜間噪聲達標率比2016年上升3.5%。

  主要措施

  多措並舉打贏藍天保衛戰

  全力開展揚塵精細化治理,抓施工工地、城市道路、消納場、堆場作業和園林綠化用地五個“主戰場”的揚塵“殲滅戰”。建設南寧市揚塵治理綜合管理系統,將全市300多個有土方作業建設工地、153個採石場、44個攪拌站、54個消納場、9個揚塵污染聯合執法卡點以及主要運輸道路等納入統一監控平臺。

  持續推進燃煤小鍋爐整治。根據《南寧市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整治工作方案(2015—2017年)》,制定了2017年度南寧市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整治工作計劃,全年完成燃煤小鍋爐整治108台。

  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去年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4333輛;建立機動車排氣污染減排體系,超額完成南寧市要求環保檢測率達到80%的目標任務。

  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去年內完成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任務,那考河生態綜合整治項目成為廣西乃至全國城市內河黑臭水體治理和海綿城市建設結合的典型範例,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

  黑臭水體治理方面,南寧市建成區38個黑臭河段共99.4千米的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工業廢水治理方面,將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整改工作納入水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明確要求全市7個自治區級以上工業園區各自出臺專項整改方案;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納入“水十條”年度工作計劃、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年度計劃。此外,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建立飲用水源保護區巡查、督察制度,開展5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8個在用縣級飲用水源地自查。並對相關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建(構)築物全面整治。

  制定“河長制”方案,全面鋪開。

  打造生態環境建設南寧招牌

  著力輸出南寧生態優勢影響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南寧招牌。深入開展“美麗南寧宜居鄉村”建設活動,鞏固提升“清潔水源”專項活動成效,根據市鄉村辦2017年上半年“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工作目標專項考評結果通報,完成2016年102個農村生活污水整治項目驗收並投入使用;部署啟動2017年102個農村生活污水整治項目建設。上林縣、賓陽縣、隆安縣申報實施整縣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推進大王灘水庫入庫村屯生活污染源第一批整治項目建設。

  在推進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及問題整改方面,加快推進大明山礦區和上、下公路生態破壞問題整改及水電站退出清理和補償評估、生態修復等工作;加快設立南寧那蘭鷺鳥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目前保護區管理機構已掛牌成立。

  【今年目標任務】

  ●預期目標

  南寧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1%,PM10、PM2.5年均濃度不超過61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左江、右江、武鳴河、邕江、鬱江、清水河等6條主要河流國家考核監測斷面以及大王灘水庫、西津水庫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總體達到100%;在鞏固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的基礎上,啟動建城區外黑臭水體整治;地下水品質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

  ●主要任務

  落實城區大氣污染監測網格化,把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到街道(鄉鎮)一級,實行一級考核一級的階梯式考核新模式,同時實行首末位獎懲制度加以保障;與權威科研機構合作,加強對全市大氣污染來源及污染成因的分析研究;開展餐飲油煙和重型車輛專項整治;繼續開展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專項檢查,在去年對鋼鐵等8個行業開展排查評估、超標整治的基礎上,對制糖等13個重點行業和其他行業開展排查評估。

  改善水環境品質方面,持續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啟動建成區外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管網建設,全面推進全市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安裝在線監控設備與環保部門聯網;推動邕江取水口上移,今年底前完成邕江上游引水工程一期工程,同步開展二期工程論證,儘快完成邕江在用5個城市飲用水水源取水口上移。(記者 黎兆齊 原文編輯/李奕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