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回顧與展望】廣西: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精彩

2018-01-12 15:28:29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精彩

  ——貫徹落實全區生態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盤點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袁 琳 吳麗萍

  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的一張靚麗名片。

  2015年全區生態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産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轉型綠色崛起之路。

  兩年多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帶領全區上下,在綠色發展之路上越走越精彩,廣西的生態名片越來越靚麗。

  國土空間格局優化

  坡度大於25度的陡坡退耕還林,禁止在水源區種植速生桉,禁止新礦山開採……這是被譽為“徐霞客最眷戀的地方”“中國長壽之鄉”的上林縣制定的一份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圍繞生態功能保護劃定了新産業準入門檻。

  2016年8月,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廣西1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産業準入負面清單(試行)》,對28個行業406類項目提出嚴格管控要求,涵蓋各縣現有産業以及規劃發展産業。廣西成為率先出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的7個省區之一。

  “下一步廣西還將從‘擴面’‘升級’兩方面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工作。”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將把負面清單編制工作推廣到13個自治區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和賀州市昭平縣,探索整合多部門職能,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監管制度。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是廣西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中的一項工作。近兩年,廣西大力推進生態城鎮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海洋資源科學開發,全區各地逐一化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生態保護的矛盾,實現三贏態勢。

  南寧南湖環湖步道,小雨不濕鞋,大雨不內澇,成為市民休閒鍛鍊的最佳去處;那考河這個曾經泛著黑水的小河溝,如今已是清水潺潺、鳥語花香的濕地公園;青秀山蘭園,水霧繚繞,美不勝收,每年園內雨水回收利用1.1萬噸,節省提水費用120萬元……廣西城市發展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既有“面子”又有“裏子”。

  “兩年一跨步,八年夢可圓”的“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從2017年進入宜居鄉村建設階段。目前全區村屯綠化達標率為6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為75%,建制村客運通達率為85%。近兩年,我區通過實施産業富民、服務惠民、基礎便民三個專項活動,大力培育發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集體經濟,推廣建設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提升農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飲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準,農村供電、通信和公共照明能力保障得到進一步強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視察時強調,要“打造好向海經濟”。圍繞海洋強區建設,廣西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在適宜開發的海洋區域,科學發展海洋經濟,堅持“點上開發、面上保護”,加強海域綜合整治,有效保護敏感的海洋生態系統。據了解,2016年北海市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試點工作,2017年全區全面啟動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逐步摸清廣西海洋經濟“家底”。 

  生態産業蓬勃發展

  廣西有機農業覆蓋茶葉、大米、水果、蔬菜、中藥材、食用菌、肉牛、食用植物油等産業,産值達300多億元;形成樂業顧式有機茶、西林古道有機茶、田東增年有機山茶油、南寧桂井有機大米、巴馬華昱有機蔬菜、合浦新雅奇有機夏橙等有機農産品品牌;樂業縣、西林縣被農業部審定為全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縣,其中樂業縣為綜合型基地縣,被驗收評審專家譽為“全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典範”。

  農林業是廣西發展生態産業的傳統優勢領域。近年來,我區在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産上下功夫,在培育龍頭企業、延伸産業鏈條上下功夫,在提升産品品質、打造知名品牌上下功夫,逐步把生態農林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

  旅遊是我區生態産業發展大有作為的又一重要領域。目前廣西有25個中國長壽之鄉,數量佔全國1/3,集群度全國第一。依託長壽養生品牌優勢,我區加快推進生態養生旅遊品牌建設,在全區建成綠色旅遊飯店64家,其中金葉級14家、銀葉級50家,桂林漓江入選“中國綠色旅遊示範基地”。

  以循環經濟的理念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和工業園區,傳統産業、傳統園區煥發新生機。百色生態鋁基地採礦綜合能耗、鋁材加工綜合能耗等11項指標達到或超過生態型鋁産業示範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目標值,生態指標中礦山復墾率、電解鋁直流電耗、噸鋁氟化鹽消耗等9項指標數值已達到或接近國內領先水準;賀州碳酸鈣産業重鈣産品全國佔有量達35%以上,被授予中國“重鈣之都”和“崗石之都”……

  色彩繽紛的電動小汽車行駛在街頭,成為廣西的又一道亮麗風景,總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近兩年,廣西在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産業的同時,拿出了更大的氣魄和勇氣進軍新興生態環保産業。據了解,通過著力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全區已獲得工信部公告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達到77款。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寶駿E100已正式上市,南寧源正新能源客車和貴港華奧新能源汽車製造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産,新能源汽車産品推廣應用正逐步加強。 

  生態環境強力保護

  “生態保護紅線”是繼“18億畝耕地紅線”後,又一條被提到國家層面的“生命線”。近日,《廣西海洋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由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正式印發和組織實施,廣西首條生態紅線制度聚焦到了海洋生態保護。

  據了解,我區以“海盾”“碧海”“護島”三大專項執法行動為抓手,積極開展近岸海域環境保護聯合檢查,實行各市近岸海域環境保護責任制及入海江河污染防治的“河長制”,促進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治理。目前,廣西海洋典型生態系統之一的紅樹林達9202公頃,面積趨於穩定並呈上升趨勢。北海山口國家級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濕地”,茅尾海、潿洲島先後獲批國家級海洋公園,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國家海洋局指定為全國海洋示範性自然保護區。

  當前,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正逐步從“求生存”向“求生態”、從“盼溫飽”向“盼環保”轉變。我區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加強水環境、大氣環境的治理,積極開展土壤污染修復和改善、固體廢棄物處置等工程,讓廣西山更青水更秀。

  據統計,兩年多來,廣西共安排1.2億元用於全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建設和重要水功能區確界立碑工作,組織列入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名錄的20個水源地,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

  2017年底,西江幹流、柳江幹流、鬱江幹流、桂江幹流等主要江河已建立縣級以上河長制。截至目前,全區共完成84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南寧已率先基本消除城市內河黑臭水體。

  有色、鋼鐵、石化、建材等重點行業脫硫脫硝和達標治理工程持續推進,基本淘汰了10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據監測,2016年,廣西全區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了5%。

  南寧餐廚廢棄物綜合利用試點城市建設已于2017年6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運量高達230噸/天,收集率達75%,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當年11月,廣西的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也通過國家驗收,實現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