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2017年廣西財政運行亮點:逾八成財政資金用於民生

2018-01-17 11:45:56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昨日,記者從全區財政工作會議上獲悉,2017年廣西財政收入共完成2604.21億元,同比增長6.1%,一舉扭轉了2010年以來連續七年財政收入增速下滑的勢頭。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4900億元,全面涉及民生重點領域支出達到3996.2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81.3%。

  2017年廣西財政運行亮點

  收入總量新突破。全區組織財政收入規模突破2600億元,增長6.1%,高於上年0.9個百分點。

  市縣收入上臺階。南寧市接近700億元(687.98億元),柳州市突破400億元,北海市突破200億元。

  收入品質穩提升。全區全口徑稅收收入超過2000億元,達到2044.46億元,增長5.8%。

  支出結構趨優化。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4900億元,全年涉及民生重點領域支出達到3996.2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81.3%,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

  支出進度創新高。全區各級各部門千方百計加快預算執行效率,初步統計,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年度預算的97.4%,完成進度創近年新高。

  逾八成財政資金用於民生

  民生支出方面,補齊民生短板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逾八成財政資金用於民生重點領域,自治區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資金達692.12億元。有力地推動了扶貧、教育、就業、社保、健康、生態環保、農補、文化、安居等多項工程的實施。

  上升的項目有:

  財政收入規模顯著擴大。全區財政收入從2013年的2001.26億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2604.21億元,年均增長7.5%。

  財政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區財政支出從2013年的3208.67億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4912.89億元,年均增長10.5%。其中,民生支出總量從2432.53億元逐年遞增到3996.26億元,年均增長11.9%,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由75.8%上升到81.3%。

  下降的項目有:

  全區2017年公共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19.83億元,比2013年減少26.67億元,年均下降20%。

  全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由2013年的302項,清減到2017年的78項,減幅達74.17%。

  2018年財政收入增速“放緩”

  會議透露,2018年財政收支預期目標為:全區組織財政收入預期增長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8%。

  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財政支出的每一分錢更要花在刀刃上。據悉,2018年財政支出將支持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今年自治區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4.82億元,同比增長34.67%,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百色、崇左、南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辦好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積極培育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載體的信息軟體、現代物流、旅遊休閒和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

  今年民生支出用於多個方面

  作為佔“大頭”的民生支出,今年將主要用於精準扶貧、為民辦實事項目、教育、社會保障、就業創業、文化體育事業、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多個方面。

  加快實施廣西教育提升新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和現代職業教育品質提升計劃。繼續鞏固落實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去産能職工等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適時調整城鄉低保標準和優撫補助標準。

  推進健康廣西建設。鞏固破除以藥養醫成果,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行動計劃。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

  推動文化事業繁榮。推進國家級、自治區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和特色文化小鎮建設。積極扶持廣西原創文化精品項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