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光與20多人一同站在鼓面上
眾人齊奏大鼓
鼓面上的立體雕像暫時未安裝完成
一市民在觀看鼓腰上的民族圖案
他花3個月自製2.1噸重巨型銅鼓
欲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黃佔玲 何學俏)今年52歲的李寶光是南寧市橫縣人,早年靠著採沙、船舶經營掙下一份家業。如今,他把人生目標定在了挑戰自我,於是突發奇想,要製作一面巨型銅鼓,還打算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2017年9月,李寶光開始設計製作這面銅鼓,在3個月時間裏每天都要投入16個小時進行親手製作,前前後後花費了18萬元。李寶光説,自己以前對銅鼓製作一無所知,都是邊做邊摸索,如今目標達成,他很滿意。
去年9月份,李寶光開始琢磨製作銅鼓。有一天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經給某旅遊景區捐贈過一面大鼓,便決定參照那面鼓的形狀進行銅鼓創作。説幹就幹,李寶光開始鑽研製鼓技術,又查閱了大量的銅鼓文化資料,不斷將自己的一些設計想法融入作品中。
在李寶光看來,銅鼓不僅是壯族文化的一部分,更代表了一種區域文化的傳承,於是他四處搜尋玉石,雕刻出12生肖雕像,外加熊貓、獅子、大象、大船4個形象,當作鼓面的立體裝飾。李寶光的想法是,熊貓是國寶,大家都很喜歡;獅子則代表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大象和大船寓意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李寶光還在鼓腰貼上了56個民族的宣傳畫,接下來他要找人將這些畫雕刻上去,讓銅鼓顯得更為精美。
李寶光製作的這面銅鼓,外部全是銅板,內部則由鋼筋支撐,為了焊接得更牢固,李寶光還專門請來兩名焊接工人當助手。去年年底,這面直徑4.66米,高0.99米,重量達2100公斤的銅鼓終於完成,李寶光還專門請來橫縣計量檢定測試所核實了測量數據。李寶光説,他原本打算將這面銅鼓用於公眾展示,但仔細一琢磨又覺得如此大的銅鼓不加以利用可惜了,以後可以用於音樂演出,或是請舞者站在銅鼓上表演民族舞蹈,更能彰顯銅鼓文化的魅力。
為了展示這面大銅鼓的結實程度,1月14日下午,李寶光請來20多個人一起站在銅鼓面上,鼓顯得穩穩噹噹,“絕對沒問題,根據我的預計,這面銅鼓可以承受六七十人的重量”。隨後,李寶光又邀請眾人圍成一圈,共同擂響了大鼓,鼓聲厚重遠揚,與普通銅鼓差別不大。接下來,為了讓更多人見識這面大銅鼓,李寶光打算聯繫一些景區進行展出;他還想為銅鼓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具體的計劃還在籌備,我一定會盡力去實現內心的想法”。
新聞連結
據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1月16日,由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馴樂鄉上朝村農民韋啟初、韋啟參兄弟倆共同設計鑄造的一面銅鼓,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最大銅鼓稱號。這面銅鼓面徑為4.198米,身高2.595米,重達7噸,由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壯族銅鼓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韋啟初、韋啟參共同設計,並帶領20多名工人經過6個多月的精心製作鑄造完成。據悉,這面大鼓被永久安放在桂林市陽朔縣戲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