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2017年桂臺貿易額逾105億元人民幣

2018-01-29 13:51:24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新華社南寧1月28日電(記者潘強、朱麗莉)近年來,廣西與台灣積極開拓交流合作,整合資源“多點開花”,聚力打好“農漁牌”“東盟牌”。5年間,桂臺貿易年均增長超過30%,2017年增長49.8%,達到105.6億元人民幣。

  桂臺同處北回歸線,地理氣候同質互補,農漁産業兩地皆宜。目前在廣西的台資農業企業約300家,涉及農産品種植、淡海水養殖、種苗繁育、觀光農業、人才培訓等領域。

  台灣休閒精緻農業在廣西得到大力推廣。在廣西欽州市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內,各國花卉爭芳鬥艷,紅楊桃、長果桑、蓮霧等台灣優質水果可供採摘,燒烤區、坭興陶工作室、台灣小吃餐廳等休閒場所一應俱全。台灣種植能人賴忠治將此打造成“臺果休閒果場”,每逢週末及節假日遊人如織。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面向東南亞,正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近年來,廣西連續舉辦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桂臺青年農業論壇等活動,聚焦桂臺攜手、面向東盟、“一帶一路”建設等議題,得到台灣知名企業和工商社團積極響應。

  2017年9月,臺辦、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批復同意在廣西設立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後,此後全國臺企聯共121家島內外臺商臺企前來考察洽談。目前,合作區內防城港、崇左、欽州3個産業園已進駐台資企業13家,另有50余家台資企業在談,意向總投資超過80億元人民幣。

  “通過交流研討和參訪考察,台灣企業家對廣西有了實地認知和感觸,對分享廣西機遇、進入東盟市場,有很大的興趣。”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張漢文説,桂臺企業在現代農業、加工貿易、鄉村旅遊、文化創意等方面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識。

  根據官方數據,廣西歷年累計台資項目1750個,實際到位台資54.06億美元,台資連續多年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東興表示,桂臺經貿合作涉及旅遊、農業、輕工、電子、汽配、化工等領域,形成南寧加工産業集群、北海電子産業集群、桂林旅遊産業集群,促進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

  少數民族交流周、高等教育論壇、大學生夏令營、在臺廣西籍陸配回娘家……桂臺兩地交流日益頻密。5年間,桂臺空中直航增至每週40個航班,南寧、桂林相繼成為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臺胞來桂參訪、探親、旅遊、考察、經商467.6萬人次,2017年達到110.8萬人次。(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