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青秀區新增8所學校……這些民生實事即將落地

2018-01-31 16:26:25 | 來源:南國早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來自南寧五個城區的人大代表暢談民生工作

  這些民生實事

  今年即將落地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羅暘 雷倩倩

  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期間,由廣西人大網和南國早報共同開設的“大會之聲”欄目,一直在聚焦民生話題。連日來,記者採訪了來自南寧幾個城區的人大代表,請他們暢談今年所在城區的工作重點和亮點。據介紹,各城區在教育、醫療、就業、環境、交通等方面,都將有大投入、大動作和大項目。

  1

  青秀區

  新增八所學校

  開建長塘互通

  自治區人大代表、青秀區區長李建華介紹,針對青秀區“擇校熱”“大班額”問題突出的情況,今年將建成月灣路小學等八所學校(幼兒園),預計新增學位4050個。同時推動集團化辦學,通過名校帶動一般學校、城市學校帶動農村學校,推廣先進教學管理經驗和推動優秀師資交流。今年秋季學期起,轄區小學的教師計劃實現20%的流動交流,優秀師資去一般學校帶動提升,一般師資到“名校”裏學習提高,實現縮小差距的目的。

  在醫藥衛生服務方面,今年將新建一所城區級的醫院,以及通福、桂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搭建“健康青秀”雲平臺,實現醫療遠程數據採集與健康檔案的實時更新。

  李建華表示,今年在民生保障方面,首先是進一步鞏固前期的扶貧攻堅成果,確保每個貧困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達五萬元以上。推進建設一所300~500張床位的中大型公辦養老機構,新建三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同時,投入一億元實施2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包括拓寬園湖路小學進校道路、為轄區四個鎮的公辦中小學配備農藥殘留快檢設備等。

  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大動作”。除投入一億元建設四個鎮的污水處理廠,還將投入4000萬元改造和建設70個村屯的污水處理設施。另外,泉南高速長塘互通將開工建設。今後,長塘、伶俐、劉圩、南陽等四個鎮將進入南寧半小時經濟圈。

  2

  西鄉塘區

  推進教育均衡

  完善道路建設

  西鄉塘區是人口大區,民生工作是工作重點。自治區人大代表、西鄉塘區區長陸廣平介紹,西鄉塘區常住人口約120萬人,流動人口高達35萬人,隨遷子女眾多。今年,城區將在2013~2016年已陸續投入12.76億元的基礎上,繼續從優化調整中小學校佈局、探索集團化和學區制辦學模式、縮小城鄉校際差距、逐步消除“大班額”、保障隨遷子女平等入學等方面入手,推進教育均衡化。同時,今年要在廣西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推進教育特色化,培養學校特色文化和教育特色,不斷深化“一校一特色”建設;推進教育優質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進一步打響“學在西鄉塘”品牌。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備受關注。今年,西鄉塘區計劃實施“崗位拓展計劃”“創業引領計劃”,解決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群體就業問題,城鎮新增就業保持在1.5萬人以上。

  交通設施建設事關群眾日常出行,今年西鄉塘區也有一系列動作。陸廣平説,今年該城區將繼續推進舊城改造,借助城市快速路、地鐵等重點工程和舊改項目建設的機會,科學佈局建設周邊的交通路網,讓群眾“走得快”“走得順”。同時,圍繞“美麗南方”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不斷完善石埠堤路和005縣道等周邊道路建設,使這些道路與“百里秀美邕江”景觀帶連接起來,努力打造成為首府最亮麗的風景線。

  3

  邕寧區

  解決出行難題

  培育特色小鎮

  自治區人大代表、邕寧區區長許強初介紹,2018年,邕寧區將從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産業扶貧、環境品質提升、補齊民生短板等五個方面入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基礎設施方面,力爭年內建成翡麗灣小學、和合小學整體搬遷項目,加快邕寧區民族中學龍崗校區、城關第二小學龍崗分校等項目建設,完成邕寧區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加快南寧市兒童醫院建設,破解“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同時,推動龍崗公交樞紐站等四個公交站場建設,全力服務軌道交通4號線和快速公交2號線建設,解決群眾出行難題。

  環境品質問題也備受群眾關注。許強初表示,為守護“南寧藍”,邕寧區將建立健全揚塵污染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持續加大黃土裸露整治力度,推進立體綠化建設。同時,繼續協調開展邕江、八尺江兩岸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景觀帶。

  産業扶貧和鄉村振興方面,邕寧區將安排5000萬元扶持優勢特色産業發展,培育城鎮主導産業,培育桑蠶小鎮、榨粉小鎮、香樟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同時,新增桑園面積一萬畝以上,新增香樟種植面積2.5萬畝以上,每個鄉鎮打造一個以上旅遊扶貧示範村。

  4

  良慶區

  完善入學條件

  解決看病難題

  自治區人大代表、良慶區區長王川表示,推動高品質發展是良慶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政策措施的根本要求。目前,五象新區已有不少住宅項目交付入住,居民對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的需求大增。為滿足群眾所需,今年良慶區將加快五象新區核心區中小學校建設步伐,改善建成區學校入學條件,逐步消除大班額。具體來説,將新建六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確保玉龍學校等六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成並招生,加快玉洞小學二期工程、龍堤中學、金龍小學、百靈路學校、體強小學建設及良慶鎮中心學校遷建。完成對27所農村中小學薄弱學校的改造,切實解決教學用房和功能室、學校運動場地不足等問題,確保中小學教學及教輔用房、體育運動場地等達標。

  醫療衛生服務是市民最關心的內容之一。王川介紹,2018年,良慶區將推進良慶區人民醫院第二期工程建設,實施兩個鎮級衛生院遷移和三個衛生院改擴建,建設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確保良慶區人民醫院掛牌開業,力爭實現所有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全面達到國家標準,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同時,助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五象新區醫院等重點醫療衛生項目儘快建成,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5

  武鳴區

  補齊民生短板

  提高幸福標配

  武鳴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城區將從實施重點民生項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完善城鄉社保體系、優先發展科技教育、抓好文體衛計工作、積極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著力補齊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短板,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標配”。

  在脫貧攻堅工作上,武鳴區將多方整合資金,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力度,抓好産業幫扶,指導貧困村因地適宜發展特色産業,確保脫貧摘帽村、預脫貧摘帽村的貧困戶特色産業覆蓋率達60%以上。2017年,武鳴區已完成十個貧困村摘帽、1137戶3893個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今年,將力爭實現十個貧困村摘帽、3253個貧困人口脫貧。

  在完善城鄉社保體系方面,武鳴區政府將著力提高就業創業服務品質,加強技能培訓,力爭實現新增城鎮就業29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指標範圍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00人以上。

  城區還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今年計劃完成發明專利申請200件以上,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8%,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增長20%以上。

  針對市民十分關心的孩子入學問題,今年武鳴區將建成標營小學、標營幼兒園並招生。同時,加快建設武鳴高中定羅湖校區、城鎮三小新校區,新建擴建陸斡鎮中心幼兒園等三所公辦幼兒園,規劃新建一所小學和一所初級中學,最大限度地緩解入學難問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