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2018-02-06 11:06:11 | 來源:當代生活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焦點圖】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鄒玉特和炮龍。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鄧色迎 文/圖

  核心提示

  南寧市賓陽縣的炮龍節每年都很熱鬧,“百龍舞賓州”的場景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2008年,賓陽炮龍節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炮龍節。今年60多歲的鄒玉特是賓陽炮龍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他製作炮龍40多年,現在每年約製作30條炮龍,是遠近聞名製作炮龍的高手。

  臨近過年

  是他最忙的時候

  鄒玉特是南寧市賓陽縣賓州鎮三聯社區人,臨近過年,他要趕著製作炮龍,在春節前把炮龍做好。因此,他近段時間幾乎除了吃飯睡覺外,其餘時間都在製作炮龍。

  鄒玉特製作的炮龍很牢固,每個步驟都很講究。通常情況下,他編一個龍頭要耗時3天,做一條龍大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如果是大型的炮龍,則需要更多時間。“要做就要講品質,舞炮龍的時候有鞭炮,如果炮龍做得不牢固,炮一炸,炮龍就壞了!”鄒玉特説。

  鄒玉特之所以那麼忙,不僅因為他扎龍的手藝好,還因為賓陽縣獨有傳統節日——炮龍節。賓陽古稱賓州,每年的正月十一,賓州到處人潮涌動、鑼鼓喧天、炮竹轟鳴,炮龍舞動,場景非常熱鬧。近年來,“百龍舞賓州”等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被稱為“東方狂歡節”。2008年,賓陽縣申報的賓陽炮龍節經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賓陽炮龍節被更多的人知道,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賓陽觀看炮龍。

  【焦點圖】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鄒玉特在製作炮龍。

  傳承技藝

  一家三代都製作炮龍

  1月24日,記者來到鄒玉特的家。他家的一樓非常寬敞,但是鄒玉特還覺得地方不夠用,因為屋內擺著太多跟炮龍有關的物件。一樓擺放著好幾條炮龍,有銀色的、金色的、綠色的,大小不一。其中有一條龍是剛剛製作好的,長27米,龍頭很威武,金黃的龍珠、紅色的舌頭、白色的牙齒、黑色的眼睛,金黃色的龍鱗密集閃亮,龍身色彩艷麗,龍尾靈活。還有一條炮龍裏面還裝有電線和電池,龍頭有開關,晚上舞炮龍的時候,打開綵燈炮龍會變得很漂亮。

  鄒玉特在忙著給一條炮龍粘龍鱗,用熱熔膠一片一片將塑膠片粘上漆,貼在炮龍身上,非常好看。這種龍鱗也是鄒玉特創新的,以前的炮龍用金紙、銀紙做鱗片。2006年,鄒玉特發現人們用來做衣服的塑膠亮片,色彩艷麗,形狀也很適合做龍鱗。於是購買回來,在邊沿涂上紅色的顏料,晾幹後貼在炮龍上,就是非常漂亮的龍鱗。

  鄒玉特家三代都製作炮龍。鄒玉特從小跟隨在父親鄒永生身邊,看著父親扎炮龍、扎獅、各種綵燈和彩架等。在他15歲的時候,就開始跟父親學習扎炮龍。“我爸爸白天工作,晚上就教我扎炮龍,那個時候沒有電燈,點著煤油燈。”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扎炮龍,但鄒玉特卻學得很認真。他跟著父親學習做篾條,扎骨架等,一個個步驟學起。

  製作炮龍工序很多,第一步是要拼骨架,用竹子做成竹蔑後,再用砂紙將一根一根的竹蔑綁起來,做成龍的骨架。要綁穩固還得有龍的形狀,這個講究技巧,如果做得不好,舞炮龍的竹竿根本放不到底。之後,要將紙膜均勻的貼在骨架上,一張一張的紙糊在骨架上,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接著,要對炮龍進行上色裝飾。最後,再將龍頭、龍身、龍尾組合起來。以上這些,都是手上功夫。鄒玉特經常被竹蔑割傷手,但是他為了繼承扎炮龍製作技藝,都堅持了下來,常年製作炮龍,他的雙手比一般人粗糙。

  22歲的時候,學習製作炮龍約7年的鄒玉特,在父親的精心指導和培養下,才獨立製作完成了一條炮龍。當他這條炮龍製作出來的時候,獲得大家一致好評,社區的人都説賓州製作炮龍的技藝有傳人了。

  【焦點圖】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給炮龍上顏色。

  走出廣西

  他製作的精品龍在全國展演

  2008年,賓陽炮龍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鄒玉特也成了製作賓陽炮龍技藝的傳承人,越來越多的人來找他製作炮龍。現在,他每年要製作約30條炮龍,有時都忙不過來,妻子也幫著製作布料。現在,他製作一條精品炮龍大約賣3000多元,其他的根據顧客的要求而定,“靠這個手藝,一年下來收入還可以。”

  鄒玉特對製作炮龍精益求精,積極創新,扎出各種巧妙的金龍、銀龍、精品龍,他製作的炮龍活靈活現,威猛有神,栩栩如生。他製作的炮龍大多數銷往外縣及本縣各鄉鎮,豐富了各地民間民俗活動。

  鄒玉特從學習製作炮龍至今,已經有40多年的扎龍歷史了。他製作的精品炮龍多次到全國各地展示演出,2002年,在河池大化銅鼓節,他創新設計了一條長25米,寬3米,高6米的民間巨龍,演員可以從籠嘴裏走出來表演。2006年,在廣州吳川市國彩架比賽中,他精心設計出的“巨龍騰飛”的民間藝術品,榮獲“鼎龍杯”金盃獎。2009年,他成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賓陽炮龍),2015年被授予廣西民間工藝大師稱號。

  【焦點圖】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鄒玉特製作的炮龍。

  培養新人

  熱心傳承製作技藝

  鄒玉特熟練掌握著製作炮龍的傳統技藝,他也注重傳承技藝。直到2009年,他帶出3個學徒,把編扎龍、裝龍、綵燈等各種技藝傳承,如今3人已經出師。

  2016年,鄒玉特受賓陽縣職業技術學校邀請,到該校舉辦“炮龍”展示,還舉辦了培訓班,第一批23名學員,第二批45名學員,教學生製作炮龍。

  近段時間,賓陽縣民族中學的老師還跟鄒玉特商量,要開製作炮龍的培訓班,想邀請他到學校給學生教製作炮龍的課程。儘管很忙,但為了傳承炮龍製作技藝,今年已經60多歲的鄒玉特還是答應了對方。據了解,目前賓陽縣的炮龍手工藝人不到10人。因為製作炮龍過程費時費力,學習的時間太長,當地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去學這門手藝。為此,鄒玉特更加注重炮龍製作技藝的傳承,“要傳承炮龍的製作技藝,這個課再忙也得去上。”

  【焦點圖】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鄒玉特製作的炮龍龍鱗非常漂亮。

  【焦點圖】他是製作炮龍的高手 每年約制30條炮龍

  鄒玉特製作的炮龍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