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黨委書記舉行新春會晤

2018-02-26 09:38:10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黨委書記舉行新春會晤

  與會各方達成多項共識並簽署有關協議,進一步深化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

  [焦點圖、魅力東盟]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黨委書記舉行新春會晤

  2月23日至24日,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黨委書記在桂林舉行新春會晤。在五區省黨委書記和中聯部、越南駐華使館、中國駐越使館有關負責同志共同見證下,與會各方簽署多項合作協議。記者 黃克 攝

  廣西新聞網桂林2月24日訊(記者 魏恒 陳貽澤)2月23日至24日,在中越兩國人民歡度農曆戊戌新年之際,2018年中國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黨委書記新春會晤聯誼活動在桂林市舉行。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彭清華與越共廣寧省委常務副書記杜氏黃、諒山省委書記林氏芳清、高平省委書記賴春門、河江省委書記趙才榮進行工作會談,共同簽署會談紀要。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王亞軍、越南駐華大使鄧明魁、中國駐越使館商務參贊胡鎖錦出席並致辭。

  這次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黨委書記新春會晤聯誼是連續第三年舉行,旨在從地方層面共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與越共中央阮富仲總書記2017年互訪所達成的有關重要共識,深化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根據雙方商定意見,同期舉行聯合工作委員會第九次會晤。與會各方共同回顧並高度評價2017年新春會晤共識的落實成果,對新春會晤實現機制化予以充分肯定,認為這一創舉為中越兩國地方友好交往提供了典範。一年來,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全力落實中越兩黨2016—2020合作計劃,積極推進各層次交流交往,全年雙方部級以上團組互訪11批,邊境地區黨委、政府及其部門之間開展互訪148批,邊境縣(市、區)締結友好村屯增加到20對,一批互聯互通項目開工建設或投入使用,經濟貿易合作持續深化,口岸通關便利化力度不斷加大。

  各方一致認為,去年是中越關係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同越共十二大後首次訪華的阮富仲總書記舉行會談,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後將越南作為第一個出訪國,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在年內再次實現歷史性互訪,對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也為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深化交流合作帶來新的歷史條件和重大機遇。新的一年,五區省要按照兩黨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在“十六字方針”和“四好精神”指引下,進一步深化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促進邊境地區繁榮穩定,豐富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內涵。

  經過深入交換意見,各方一致同意:

  繼續加強高層互訪和友好合作。不斷增強睦鄰友好,增進政治互信,及時協商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雙方合作不斷向前發展。中國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2019年新春會晤和聯工委第十次會晤在越南諒山省諒山市同期舉行。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與“兩廊一圈”戰略對接。重點推進貿易、互聯互通大通道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口岸和互市點升格開放、跨境旅遊、通關便利化、跨境勞務、司法、農業和科教文衛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深化地方黨組織交流合作。積極落實兩黨合作共識和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簽署的《關於開展幹部培訓合作的協議》,加強各級黨委和紀檢、組織、宣傳以及其他黨務工作系統之間的交流,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校和百色幹部學院繼續為越南邊境四省承辦幹部培訓班。

  加強民間交往。創新豐富民間交往活動,繼續辦好青少年友好交流、邊民大聯歡、婦女培訓和發展等活動。開展媒體交流合作,擴大兩國傳統友誼的宣傳,支持和鼓勵市縣、村屯友好交往,進一步夯實睦鄰友好的社會基礎。

  加強邊境管理合作。繼續加強宣傳和落實好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相互配合開展界務工程建設,妥善處理邊界事務和調解邊境地區民事矛盾糾紛,防範打擊走私等各類跨境違法犯罪活動,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安全穩定,建設和平友誼邊界。

  在與會領導見證下,桂林市與廣寧省下龍市簽署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防城港市與廣寧省簽署關於統一實施中越跨境勞務管理合作協議具體內容的工作紀要,百色市與河江省簽署共同開通中國弄平-越南弄蘭通道協議書,崇左市與諒山省簽署共同建設平安邊境合作機製備忘錄。

  期間,彭清華分別會見杜氏黃、林氏芳清、趙才榮,並與賴春門舉行廣西與高平兩區省推進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遊合作區建設工作會談。在聯誼晚會上,廣西文藝工作者與越南留學生代表同臺獻藝,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中越嘉賓還受邀走上舞臺,手拉手肩並肩,一起唱響友誼之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領導王可、趙樂秦、黃偉京、彭曉春,越南邊境四省人委會副主席黎光松、阮功長、鄭友康、阮明進,越南駐南寧總領事黃玉榮,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有關部門及沿邊市縣負責人參加活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