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邕城公共文化設施短缺 老人精神文化活動貧乏

2018-03-27 09:34:46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優雅養老 我們還缺點啥·精神文化篇

  編者按:根據全國老齡辦公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1億,佔總人口17.3%。其中去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中國已經邁入老齡化的門檻,成為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化已經成為了社會問題。

  退休了幹點什麼好?老年人這時有了更多可支配的閒暇時間,除了睡眠和家務,他們迫切需要參與文化活動中,重建新的社會關係,以迅速適應退休生活。此外,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注重心理和身體的健康,他們走出家門,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廣場舞、戲曲、閱讀交流等文化活動中來,他們需要更多、更人性化、更適合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動。

  可是,這些需求一時間好像並不容易得到滿足,想學些什麼,老年大學的名實在太難報了;想在家門口玩點別的,卻沒有什麼適合的場地,畢竟也不能經常出去旅遊……為了能讓數量會越來越多的老人們老有所樂,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邕城公共文化設施短缺 老人精神文化活動貧乏

  讓老人老有所樂 誰都不是局外人

  【焦點圖】邕城公共文化設施短缺 老人精神文化活動貧乏(圖)

  在南寧市朝陽廣場,許多老人聚在一起下棋。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佔玲/文 徐天保/圖

  65歲的梁女士住在南寧市柳沙路,退休後,每天都過得既充實又有條不紊:早上打腰鼓,午休之後做做家務,晚上還要跳廣場舞。梁女士説,也許這就是自己想要的退休生活。老年生活該如何過,才能讓精神不空虛?是尋求社區幫助,還是加入一些文化組織?南寧現有公共文化設施是否可以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記者調查

  做飯鍛鍊,不少老人的活動方式很單一

  退休後,65歲的梁女士每天的日子都過得很充實。早上6時許起床,如果不下雨,她會騎著自行車到南湖公園,和老友們匯合後練習打腰鼓。腰鼓隊裏大部分都是和她年紀差不多的退休女性,大家除了練習腰鼓外,偶爾還會相約喝早茶。

  中午11時,梁女士和老友們道別,在回家的路上,她會先到菜市場買菜,好給老伴準備午飯。退休後,她和老伴就各自發展愛好,因為孩子遠在上海工作,所以她只需照顧老伴的午餐和晚餐。吃過午飯,梁女士會休息一個小時,然後做做家務,準備晚餐。晚上7時,她會換上舞鞋,到小區附近的廣場跳廣場舞。當初她加入這個廣場舞隊,除了離家近,還因為每個月只用交5元的喇叭電費。9時,結束廣場舞,梁女士一天的安排也就結束了。

  韋先生今年61歲,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每天到南寧市人民公園鍛鍊,從早上7時一直持續到中午12時。韋先生一直都做些小生意,前幾年才把生意交給了兒子,閒下來之後,他發現自己無事可做,每天都在家看電視。直到2017年,在兒子的建議下,他才開始到人民公園逛逛,“其實一個早上都呆公園裏,也挺無聊的,但一方面是為了身體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發時間。”韋先生説,早上前來人民公園鍛鍊、休閒的老人挺多的,就算下雨,人也不見少。

  從公園出來,韋先生就回家吃午飯,中午也不休息,就是看電視,一直到傍晚,才趁著外出買菜再散散歩。晚上9時,他就開始準備就寢了,“感覺日子過得有點平淡,自己也有些迷惘,可能晚年生活就是這樣的。”韋先生説。有時他實在閒得慌,就會催兒子趕緊結婚生娃,這樣他就有事可做了,可他也明白這種事急不來。韋先生也想過去社區找找有啥娛樂活動可參與,可是他常年在外做生意,和街坊鄰居的關係也比較生疏,便又打消了這種念頭。

  不少老人對退休生活感到迷茫

  你的退休生活是怎麼樣的?就這個問題,記者在南寧市新竹社區對10位老人進行了隨機調查,這些老人的平均年齡為62歲。有3位表示對於老年生活比較滿意,會積極參與一些活動;有4位表示要幫著子女帶孩子,偶爾參加一些老年人活動;有3位表示每天最大的娛樂活動就是到花園散步聊聊天,偶爾到社區坐一坐。

  在問及對當下老年人的娛樂方式有多少了解時,有5位老年人表示自己只知道社區裏會舉行一些活動,比如唱歌、跳舞、下圍棋等。有3位表示並不了解,2位表示自己會主動和他人交流,了解一些當下適合老年人的娛樂活動。

  68歲的梁耀明退休之前在自治區總工會工作,由於多年一直參與組織活動,退休後他還是閒不下來,除了加入公益愛心活動中,還經常參與攝影活動。朋友看他的日子過得精彩,就常來請教他,每當這時,梁耀明都會建議老友買一台相機,且不管會不會拍,只要帶著相機走出去,就是一種鍛鍊了。雖然聽著挺有道理,但是朋友們對他的建議還是有些遲疑:自己這樣做究竟能行嗎?在梁耀明看來,身邊的老友不是不懂得當下有何種娛樂方式,而是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去迎接退休後的生活。

  梁耀明稱,其實現階段,可供老年人娛樂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多樣了,除了可以加入一些自發組織的團隊,如老年攝影協會等,還可以去老年大學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退休之後誰都有落差,不懂怎麼走出去,但實際這是晚年生活不夠豐富的表現。”

  有專家指出,退休之後,老年人對吃穿等物質生活的需求不是很強烈,而對健康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大。以前工作忙抽不出空練書法、繪畫,這時有時間了;以前忙著哺育孩子,沒時間自己娛樂,退休後就沒有這些壓力了。老人在精神文化方面有追求,可以有效稀釋孤獨,並以積極的心態融入社會。

  其實,老年人跳廣場舞就是一種精神文化生活,他們在集體活動中把玩孤獨,稀釋孤獨,流放孤獨。更重要的是,在笑聲中忘記衰老。 

  【焦點圖】邕城公共文化設施短缺 老人精神文化活動貧乏(圖)

  老人聚在一起玩攝影

  正在發展

  文化娛樂場所和社區

  都在努力為老人服務

  可供老年人娛樂的方式有多少?是否能夠滿足老年人在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對此,記者對一些文化場所進行了走訪。

  上午9時,記者來到了南寧市老年活動中心,走在樓道裏能聽到各種教學聲,相當熱鬧。南寧市老年活動中心主任李剛告訴記者,中心開設有舞蹈、歌唱、樂器等各類課程,每個學期要接待5000多名來學習的老人,他們的興致都非常濃。

  南寧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趙朝富表示,這些年,為豐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南寧市的一些文化娛樂場所在不斷地發展、完善。目前供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分為幾大類,有老年幹部活動中心、南寧市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大學、老年協會等。其中,除了老年幹部活動中心針對特定群體外,普通退休民眾可以選擇到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大學、社區自發組織的協會等進行活動,且這些地方收費較為低廉,符合老年人的消費水準,很受歡迎。

  南寧市新竹社區副書記淩夏告訴記者,為了提升老年生活品質,社區不僅組建了歌咏隊,還利用社區的活動場所為老年人增設了棋牌室、兵乓球室,每天到社區參與活動的老人有幾十人至上百人,“社區活動從來不缺老人參與,他們都很積極支持各類文娛活動。”據了解,目前除了供老人娛樂消遣外,社區還會不定期和公益組織一起,推出養生健康講座、義診等各類活動,也相當受老人歡迎。淩夏指出,社區老人對於活動的創新度要求不高,只要是活動渠道正規,利於身心,他們都樂意參加。 

  困境不少

  難點一:

  公共文化設施供不應求

  可供娛樂的項目多了,但這些設施是否可以承載老年人的數量呢?對此,南寧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趙朝富稱,目前南寧市可供老年人娛樂消遣的公共文化設施基本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由於門檻低,費用相對低廉,很多老人都願意參與,也因此導致一些活動中心一位難求。前陣子,位於星光大道的南寧市群眾藝術館開啟了春季公益培訓班報名,原本只計劃招收53個班次1200名學員,不料現場人氣爆棚,館方臨時放寬舞蹈班年齡條件和增加11個班次,即便這樣,還沒到原定的截止報名時間之前,就已經滿員了。

  南寧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黃平昭介紹稱,以南寧市建立的老年協會為例,目前南寧老年協會的建會率為85%,雖然在廣西排名首位,但卻遠遠落後於全國水準,其中,有固定場所、有相關設施的示範性老年協會不到30%。如果一些活動中心出現報不上名的情況,老年人大多數會轉向社區、或者一些自發組織的老年協會,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出,老人的自主意識提高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意識正在覺醒。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南寧市東葛路社區,該社區主任韋麗榮介紹稱,社區登記在冊的60歲以上老年人共有700多位,但社區可供老年人活動的場所只有一些健身場所以及一間300多平方米的活動室,這基本上是無法滿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的。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社區便想出了與其他單位共建的辦法,比如和廣西廣播電視大學一起舉辦活動,推出一些針對老年人的學習課程,在社區的推薦下,不少老人踴躍參與其中。

  難點二:

  師資成了頭疼事

  除了設施無法滿足老人之外,缺乏師資也是一大頭疼事。南寧市老年活動中心主任李剛稱,中心經常面臨缺乏老師的情況,尤其一些上課比較精彩的老師非常受歡迎,從而導致班級人數遠遠超過預期,中心不得不再為該老師增開一個班。老師受歡迎是好事,但由於工資提不上去,不少老師最終選擇辭職。

  作為一名教師,呂秀英在退休後應邀到位於南寧市地委大院的崇左市老年大學任教,負責教授攝影。在她到來之前,負責教攝影的老師已經走了好幾個,她算是呆得時間相對較長的。呂秀英稱,其實年輕一點的老師覺得工資低想離開是正常現象,畢竟還要養家,而她已經退休了,相對而言負擔小,以快樂工作為主,不會太計較薪酬。

  南寧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隋有實稱,目前聘用退休教師來教授老年人的課程在南寧市是較為普遍的現象,雖然讓退休教師發揮了餘熱,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公共文化設施師資貧乏。 

  【焦點圖】邕城公共文化設施短缺 老人精神文化活動貧乏(圖)

  跳舞是不少老人喜歡的休閒方式。

  還在路上

  讓老人安度晚年

  誰都不是局外人

  一般認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達到10%,即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南寧市公安局提供的數據,2015年,南寧市常住人口為740.4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116.6萬,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15.75%。其中市區60歲及其以上老年人口達47.3萬。

  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心理科蔣春雷主任稱,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人抑鬱症發病率日益增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老年人無事可做,覺得自己沒用了,自我實現、情感、尊重等需求都得不到滿足,久了就會抑鬱。

  民政部曾經和一所大學對1000名老人做過一個聯合調查,發現老年人的第一大需求就是文化服務。那麼老年人該如何追求美好生活呢?對此,隋有實認為,與物質養老相比,文化養老是一種更高境界、更高品位的養老方式。如何給老年人提供日益豐富和完善的文化活動,這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牽頭,調動社會公共資源廣泛參與,協調管理相關服務,通過文藝、體育、教育活動組織,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務。相關部門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多培養一些基層文化人才,擴大師資力量。

  趙朝富則認為需要創造條件發展老年産業,同時為老年協會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同時,希望市場也能參與進來,讓老年的養老形式多樣化。

  黃平昭則稱,對於大多數老年人而言,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時,不能忽視了自身的心理健康,一些老年人在退休後,加入了一些活動組織,看似非常忙碌,但實際內心也豐盈不起來,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沒有真正轉變養老觀念,“老年人的心態如何,直接決定其晚年生活的品質如何。”

  該怎樣過好老年生活,在呂秀英看來,其實最有話語權的還是老年人本身。在剛退休時,呂秀英也曾有過非常大的心理落差,有時甚至晚上做夢都夢到自己回去教書,這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心態不健康,於是她開始尋找外界的介入,“你主動地踏出了第一步,才是真正地救自己。”呂秀英不太贊同老年人一直呆在家看電視,在她看來,不管外界條件如何,關鍵還是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有了好的心態,走出去多多看看,總能在當下的環境找到合適自己的。 

  【焦點圖】邕城公共文化設施短缺 老人精神文化活動貧乏(圖)

  在南寧市朝陽廣場K歌的老人

  延伸閱讀

  老年教育也應舍得“砸”錢

  “老年大學學費雖然不高,但我學國畫,買顏料、紙張、裝裱,算下來一個月也需要不少錢。子女總説我‘把錢花在了沒用的地方’。”黑龍江省鶴崗市老年大學學員王潔説。

  王潔是老年大學的優秀學員,作品曾入選全國老年大學書畫展。“老年大學組織我們自費去北京看畫展,我很想去,但子女不太支持,覺得我70多歲出門不安全,也覺得花這個錢沒必要。其實,去看高水準的畫展不僅可以開眼界,還能和老夥伴們在北京轉一轉,多高興。”

  眼下,家庭對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遠低於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很多人希望家中老人退休後幫忙在家照看小孩,不太鼓勵老人重新走進課堂。社會認識也存在偏差,認為老年教育可有可無。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所長姜向群認為,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之後,老人同樣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鼓勵老年人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新的生活,有利於老年人重新融入社會,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據統計,我國現有老年大學、老年學校等教育機構6萬多所,每年可供學習人次約700萬,但與2億多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相比,仍然是杯水車薪。這些老年大學大部分是上世紀80年代起為解決機關單位離退休職工學習問題而辦,很難適應現在大眾化、普惠性老年教育的需要。

  老年教育的發展不僅需要家庭的支持,也需要社會的投入。“北京市東城區老年大學不缺師資力量,但校舍太緊張了,真希望能給老年大學更多的優惠政策,讓排隊的老人都能有學上。”北京東城區老年大學教師段浚川説。我國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再到職業教育、成年人教育都納入了國民教育體系,而老年教育沒有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缺少老年教育的內容,財政預算也缺少相關投入。

  “辦好老年教育,有多方面積極意義,但目前社會還未充分認識到。”全國老齡辦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李志宏認為,政府在這一領域投入不足,引導不夠,應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加大對老年教育的預算投入,強化政策落實,並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據人民日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