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壯族三月三·大化嘉年華 壯瑤民族祭祀紅水河

2018-04-10 18:25:28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新聞發佈會現場

  新聞發佈會現場

  人民網大化4月10日電 (黃昱梅、彭遠賀)4月9日,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壯族三月三·大化嘉年華”新聞發佈會在大化召開。會議發佈了將於4月12日至18日舉行的“壯族三月三·大化嘉年華”文化旅遊消費品牌活動的相關情況。大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韋家珩,大化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莫利細,大化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文毅,以及大化縣投資促進局、旅遊局、民宗局、臺辦等部門負責人出席發佈會。新聞發佈會上,韋家珩介紹了“壯族三月三·大化嘉年華”文化旅遊消費品牌活動的相關情況,各部門負責人分別回答了記者提問。

  “壯族三月三·大化嘉年華”文化旅遊消費品牌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重點安排了“壯族三月三·大化嘉年華”系列活動開幕式、“壯族三月三 大化風情濃”系列活動、 “壯族三月三·美食大化行”系列活動、“壯族三月三·相約大化遊”系列活動、“壯族三月三·e網喜樂購”系列活動、“壯族三月三·和諧在大化”系列活動、“桂花香兩岸·中華一家親”活動和大化康養産品發佈會等八大活動,有祭祀紅水河,地方民俗文化表演和旅遊美食展演等將近20個亮點項目。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韋家珩介紹情況

  大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韋家珩介紹情況

  其中,祭祀紅水河將於4月18日上午在大化紅水河遊客服務中心前的河堤及河面舉行,分為共河之春、河之韻、河之夢三個篇章,將通過特有的民俗風情展現大化獨特的美麗自然生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成果。

  本次活動著重突出大化民族特色,集民族性、文化性、觀賞性、互動性為一體,將成為大化對外展示壯瑤民族風采和“長壽門戶·美食之鄉”城市魅力的一個大舞臺,成為區內外遊客的歡樂盛宴,成為大化走向全區、走向全國的新平臺。在活動中,遊客不僅可以觀賞大化秀麗的青山綠水,感受古樸原始的風土人情,還可以品嘗獨具風味的地方美食。

  韋家珩表示,大化的“壯族三月三·大化嘉年華”文化旅遊消費品牌活動融合文化、旅遊、民俗、美食等元素,精心設計安排一系列活動項目,盛情邀請區內外遊客前來大化,和大化各族群眾一道,實地感受大化獨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領略大化神奇秀麗的風土人情,共同享受節日的快樂。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化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莫利細

  大化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莫利細

  大化瑤族自治縣成立於1988年10月,由當時河池地區都安瑤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以及南寧地區馬山縣的邊緣結合部組成。全縣幅員面積2716平方公里,總人口47.44萬人,其中瑤族佔全縣總人口的24%。

  根據區位、資源、歷史、文化、民風等因素,大化縣情特點可歸納為“五區八鄉”。“五區”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山區、水電站庫區和紅水河——七百弄喀斯特(岩溶)風景名勝區。“八鄉”是水電之鄉、硅石礦之鄉、淡水養殖之鄉、世界瑤族文化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長壽特色美食之鄉和中國綠色食材之鄉。

  近年來,大化縣緊緊圍繞“一個目標”,統籌“三區發展”,打贏“三場戰役”,實現“四大突破”,推進“五化同步”,始終堅持“穩中求進、提質發展”總基調,以“30週年縣慶”為契機,紮實開展營造“三大生態”實施“四大攻堅”七大行動,全縣經濟呈現“總體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在抓好文化旅遊工作中,大化以創建“全域旅遊”為主要抓手,持續發力,提品質、樹形象,紮實推進旅遊提質發展攻堅行動,文化旅遊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1月至3月,大化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0.1萬人次,同比增長約38.2%,實現旅遊消費約5.12億元,同比增長32.5%。(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