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示:平均年齡46歲,淩晨4時開始工作,18名來自農村的環衛工為了通往廣西柳州汽車城的該市柳東新區新柳大道乾淨整潔,日日與垃圾“為伴”。201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這支隊伍獲評全國工人先鋒號,他們就是廣西升禾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柳大道作業組。
中新網柳州4月26日電 題:探訪“全國工人先鋒號”是怎麼煉成的:日耗竹掃把兩三支
作者 朱柳融
平均年齡46歲,淩晨4時開始工作,18名來自農村的環衛工為了通往廣西柳州汽車城的該市柳東新區新柳大道乾淨整潔,日日與垃圾“為伴”。201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這支隊伍獲評全國工人先鋒號,他們就是廣西升禾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柳大道作業組。
4月26日,記者來到新柳大道,走進這支成立於2011年的環衛工隊伍。新柳大道及其8條支路共計20多公里長的路面清掃、保潔作業,均由新柳大道作業組負責。接近春末,新柳大道兩旁綠樹成蔭,淅淅瀝瀝的雨點不時落下。
51歲的新柳大道作業組組長歐陽金梅駕駛著電動三輪車,拿著掃把、鏟子等工具,清掃著自己的“責任地”。“每個人負責約兩公里長的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每天淩晨4時開始普掃,然後進行保潔。”歐陽金梅看著清掃乾淨的路面介紹,原來一直在家務農的她,2013年成為一名環衛工人。
以前,在歐陽金梅眼裏環衛工就是“掃地的”。“剛開始覺得很丟醜,工作時遇到朋友我都會低下頭或者繞道走。”歐陽金梅尷尬地介紹,家裏人也不理解,“為什麼要去大街上掃地”。
雖然有種種顧慮,歐陽金梅還是堅持了下來,並逐漸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新認識。“現在,我覺得環衛工是一份特別偉大的工作。”歐陽金梅笑著表示,“如果沒有環衛工,那人們不是要走在垃圾滿地的路上?”
今年,是歐陽金梅成為環衛工的第六個年頭。在普通人看來無法忍受的臟、累,她和組員已經司空見慣。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他們的身影每天都會出現。
“垃圾每天都在産生,每天都要處理。”新柳大道作業組組員、60歲的李秀瓊介紹,每天都會用壞一兩把竹掃把,垃圾多時,還要用壞兩三把。“夏天悶熱,衣服幹了又濕,濕了又幹,這些都不算什麼,最讓人頭疼的是車窗拋物”。
機動車道上有垃圾,環衛工人必須及時清理,這時他們必須橫穿車輛川流不息的馬路。“每天都要往返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去撿垃圾,其實很不安全。”李秀瓊看著馬路上飛快的車輛表示,公司每個月都會開展安全培訓,他們也會格外注意往來的車輛。“不過現在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我們跑馬路中間的次數也少了”。
歐陽金梅、李秀瓊只是這支18人隊伍的其中兩人,在廣西升禾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全顯群看來,這支隊伍的每個人都很優秀。
“他們都來自附近的農村,雖然文化水準不高,但他們有責任心把馬路掃乾淨,並堅持天天做到。”全顯群表示,新柳大道作業組每人每天道路清掃作業面積在6000平方米以上,工作隨叫隨到,不怕苦、不怕累。
近年來,新柳大道作業組先後獲得全國清洗行業、全國環衛系統優秀清潔道路作業組稱號、廣西工人先鋒號等榮譽,歐陽金梅曾獲得2016年度全國環衛系統優秀城市美容師、柳州市城市優秀美容師稱號等。(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