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主軸新格局 主打山水CBD

2018-05-02 15:54:08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八桂大地-圖文、移動端、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主軸新格局 主打山水CBD

  天譽城、萬達茂一帶的邕江沿岸,水清岸綠風景秀美

  [八桂大地-圖文、移動端、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主軸新格局 主打山水CBD

  邕江沿岸多個濱江公園點綴其間,生態“顏值”高

  [八桂大地-圖文、移動端、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主軸新格局 主打山水CBD

  孔廟成為“百里秀美邕江”沿岸的地標建築

  [八桂大地-圖文、移動端、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主軸新格局 主打山水CBD

  萬達茂、天譽城等邕江南岸建設美景初現

  [八桂大地-圖文、移動端、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主軸新格局 主打山水CBD

  許多濱水景觀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從空中俯瞰,一幅全新的、以邕江為軸的南寧城市空間圖正在徐徐展開,這是一條交通軸、經濟軸、生態軸、文化軸、景觀軸,百里秀美邕江畫面清晰可見:兩岸景觀建設,邕江變得越來越靚麗,市民觀光、休閒健身活動也越來越便利。目前邕江兩岸已建成開放的邕江示範段、濱水公園、江南濱水公園等也早已灘塗換新顏。自治區黨校——三岸大橋段南北岸約22公里景觀基本建成,萬達茂、天譽城、孔廟、五象大橋南岸等主要節點初見成效……治理污水、恢復生態、美化景觀,一條以邕江為軸,串起兩岸風景的“珠鏈”漸漸浮現。

  一路向南 這條主軸是南寧的“城市封面”

  每天清晨,只要不是下大雨,邕江邊上的各個濱水公園總會有不少市民在晨練,或散步,或練太極,或跑步……由於園內綠樹成蔭,上午和下午到公園遊玩、納涼的市民也在不斷增多,享受實實在在的綠色福利。

  傍晚華燈初上,沿江邊漫步,在霓虹燈的映襯下,邕江沿岸的邕州閣、廣西體育中心、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南寧博物館、孔廟、青秀山、五象嶺森林公園、邕江濱水公園、萬達茂……就像這條繁華珠鏈上的一顆顆明珠,熠熠發光。這,便是邕江沿岸這條主軸帶給人們的驚喜。

  如果將邕江當作南寧的中軸線,它是一條交通軸,貫穿江南、江北,連通東、南各個方向,地鐵交通沿線運行,十幾座跨江橋梁沿江展翅,讓城市無縫對接;它是一條經濟軸,多個大型綜合體和大型樓盤漸次佈局;它也是一條生態軸景觀軸,南寧“綠肺”青秀山、五象嶺森林公園、邕江沿岸多個濱江公園點綴其間,生態“顏值”高;它更是一條文化軸,南寧博物館、孔廟、南寧圖書館、南寧規劃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成為線上地標建築;多重價值使得“百里邕江”更加秀美壯麗。

  南寧何時提出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時間追溯至6年前,2012年,南寧市正式啟動了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項目,範圍從老口航運樞紐延伸至六律大橋,全長約85公里,面積約2254公頃。按照“治水、建城、為民”的總要求,力求通過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全面提升沿江區域生態環境品質,全面提升沿江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全面提升沿江開發和建設水準,形成“一江、兩岸、雙核、四心、七段、多廊”水系架構,全力打造生態安全邕江、江城融合邕江、活力多姿邕江、親民便民邕江、交通可達邕江、文化傳承邕江。

  主打山水CBD 建設南寧城市黃金水岸走廊

  在城市規劃學中,“城市中軸線”是指在城市的核心部分,是一個城市的景觀、功能與發展軸線,更是一個城市的“大動脈”。有解釋稱:“一個偉大的城市,總是有它的城市中軸線,城市中軸線也是歷代城市發展及其規劃、建築師的水準體現,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標誌,一個城市的中軸線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文化與歷史的傳承和變遷。”

  不難發現,很多國際化大都市都規劃有城市中軸線,有業內人士指出,“中軸線是一個城市的地理中心,對於城市規劃來説,城市中軸線能體現勻稱的城市肌理和明確的城市中心,如北京的長安街中軸線、廣州羊城八景中軸線、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都是世界著名的中軸線”。

  如今,這條“百里秀美邕江”對於南寧的意義,已經從一條交通要道,躍升成為城市的龍骨和脊梁。這條中軸線推動著南寧的建城格局由“單中心”向“雙中心”轉變,為城市未來發展打開廣闊大門。根據規劃,“百里秀美邕江”目的就是要引領城市發展的主軸、展現城市個性與靈魂的窗口和名片,打造親民便民的濱江活力文化休閒帶,保障城市安全的母親河,讓南寧的發展回歸“圍水建城”理念。

  隨著邕江兩岸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圍繞“再造一個新南寧”目標,加快推進五象新區建設,新區“三縱三橫”主幹路網基本建成。“百里秀美邕江”建設初見成效,邕江兩岸富有詩意和文化積澱、幸福和諧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邕江綜合整治示範段、邕江濱水公園(荔園山莊段)、江南濱江休閒公園等多個濱江景觀項目建成開放,並成為市民休閒活動的主要場所。

  沿江樓盤崛起 地産巨頭合力打造新中心格局

  下班後,出地鐵站就可以直通鄰家廣場買菜、到體育中心打球、到社區服務看病,週末也不用專門跑市中心,這裡有各種展覽、商業娛樂、文化教育等資源匯集。另外,國際壯醫院、公立學校就在家門口,十分方便。這樣的生活場景,是不是很“高大上”、很有國際范兒?

  隨著邕江主軸畫卷的漸次展開,邕江沿岸呈現出爆髮式的發展態勢,在開啟了邕江沿岸繁榮新篇章的同時,也點亮了置業者們的希望。邕江兩岸越來越熱鬧,商鋪林立,住宅比肩,地産項目在不斷地向南北兩個方向延伸,再延伸。沿著寬敞暢通沿江龍堤路一路向南,道路寬敞平整,兩旁的綠化景觀映入眼簾,沿途天譽城、保利·領秀前城、廣源華府、萬達茂、光明·瀾灣九里、盛科城、DK國際、龍光·玖龍臺、合景·天峻廣場、陽光城麗景灣等大型地産項目紛紛沿江落子佈局,巨頭合力打造城市新中心的格局,在這裡緩緩啟幕。

  為了建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美麗家園,南寧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主線,全力打造高品位的生態宜居城市。今年,南寧市將繼續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圍繞2018年五象新區核心區基本成型、園博園開園、邕江展新顏等工作,持續加快推進綠城品質升級,建設生態宜居南寧,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目前,南寧市正按照整治方案和濱水工程的工期節點安排,按質按量推進,建設“百里秀美邕江”景觀帶,打造水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現代親水城市。至2018年,基本完成從老口航運樞紐到邕寧水利樞紐之間邕江兩岸沿線公園、碼頭、堤岸護坡、防洪排澇設施和生態涵養綠地建設。力爭2020年前,完成老口航運樞紐到六律大橋之間85公里邕江兩岸整治和開發建設,兩庫建成併發揮效益,推動形成特色鮮明的濱江風貌。

  ■他山之石

  上海:

  大面積覆綠濱江步道沿江延伸

  《黃浦江兩岸地區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黃浦江兩岸開發將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百年大計、世紀精品”的總體要求,著力打造世界級濱江公共活動空間。

  上海黃浦江以服務型功能活躍兩岸,創造現代時尚唯美的濱水人文氛圍。通過在十六鋪老碼頭注入現代服務功能,改造成為黃浦江畔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的時尚新地標;大面積覆綠的濱江步道從老外灘延伸至十六鋪,實現新舊城市風貌的對接交融;通過開敞連續的曲線親水準臺引導人流行進與逗留,創造眺望老外灘與陸家嘴的最佳觀景點。

  廣州:

  “三個十公里”展現獨特魅力

  廣州《三個十公里跨江橋梁景觀概念規劃》提出,重點塑造三個十公里精品珠江景觀帶,分別展現“近代廣州”“現代廣州”“生態廣州”的獨特魅力。從廣州城市空間結構出發,依託三個十公里,挖掘廣州“已有之美”,重點塑造三個十公里精品珠江景觀帶,重點區段研究範圍為珠江前航道,從白鵝潭(大坦沙島尖)至南海神廟的珠江沿岸地區,河道全長約34公里,涉及土地面積約78.49平方公里,約佔廣州市域面積的1%。

  在重要景觀節點的營造上,自西向東形成白鵝潭段、長堤段、海珠廣場段、東湖段、嶺南廣場段、珠江新城段、琶洲段、金融城段、魚珠段等11個重點區段,重點打造白鵝潭三江口、長堤兩岸、海珠廣場兩岸、二沙島西、珠江新城-金融城、嶺南廣場-琶洲、魚珠碼頭、長洲島-洪聖沙、南海神廟9個重要節點。

  新加坡:

  濱水建築風格注重風貌控制

  新加坡政府確定了“以河道為主軸,面向河道發展”的思路,形成以3個大碼頭為核心的3個區域,即賓館和住宅區(原羅賓遜碼頭區)、商業娛樂區(原克拉碼頭區)和消閒娛樂區(原駁船碼頭區)。城市濱水空間整體呈現出前低後高的空間序列,採用“水體-步行道-綠化-戶外商業空間-商業建築”的斷面形式,植物配置講究,濱水慢行空間多與休閒設施緊密結合,提升了濱水活力。堤岸形式大多數採取退臺的方式,建築高度前低後高,確保濱水景觀視線最優,同時濱水建築注重風貌控制,整體新舊融合。

  倫敦:

  泰晤士河讓現代傳統和諧共生

  倫敦泰晤士河兩岸的建設,通過統一的傳統風貌凸顯現代創意建(構)築物,表達倫敦人對城市美的獨特認識;借助通江廊道、地標、視廊和歷史街區共同構築美的場景;通過連接泰晤士的廊道,以地標對景塑造美的場景,編織城市多元肌理。沿河兩岸船塢、碼頭、倉庫密集分佈,過塔橋向西進入市區,兩岸高樓廣廈鱗次櫛比;議會大廈、皇家音樂廳、倫敦塔等古建築依稀可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