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産業扶貧 振興鄉村】廣西:打好産業扶貧硬仗

2018-05-02 09:58:02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打好産業扶貧硬仗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陳靜 通訊員 賀亮軍

  開欄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産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近年來,我區在産業扶貧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積累了不少經驗,形成了一批特色亮點、先進典型和創新成果,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為總結經驗,引導激勵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鄉村在産業扶貧上下苦功夫,深入推進産業扶貧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基礎,本報從即日起開闢“産業扶貧 振興鄉村”專欄,敬請垂注。

  全區105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市、區)均確定了“5+2”特色産業,5000個貧困村確定了“3+1”特色産業;

  2017年,各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園區(園)帶動貧困戶創業就業超過10萬戶,示範區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當地其他農村居民提高20%以上;

  2016年和2017年,廣西有近100萬人口通過發展産業實現穩定脫貧……

  産業扶貧是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立足資源稟賦,我區堅持因地制宜,狠抓特色産業,基本構建了“縣有扶貧支柱産業,村有扶貧主導産業,戶有增收致富項目”的産業扶貧格局,産業扶貧逐漸挑起了脫貧攻堅的“大梁”,打響了一場場脫貧攻堅的硬仗。

  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對脫貧攻堅高度關注,多次帶頭深入貧困地區調研,檢查指導工作。《廣西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明確了自治區負總責、市縣抓落實、鄉村實施的工作機制,各單位“一把手”是本單位脫貧攻堅任務的第一責任人。

  《關於加快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村民合作社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産業發展和就業創業扶持的指導意見》……廣西産業扶貧出臺政策之多、覆蓋範圍之廣、支持力度之大可謂“空前”,成為強有力的支撐骨幹。

  自治區拿出了真金白銀,2017年下達市縣扶貧資金169.46億元(含政府債券),其中有35.92億元用於産業扶貧支出。

  各地在産業扶貧方面也下了“血本”。2017年,南寧市投入産業扶貧財政資金10.83億元,百色市投入3.65億元,都安瑤族自治縣投入1.84億元,大新縣投入1.8億元,上林縣投入1.6億元,興業縣投入1.5億元,推動特色産業發展壯大。

  “我們給貧困戶提供擔保,方便他們向銀行借錢入股。公司給貧困戶入股本金8%的年度分紅。”大新縣利農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説,目前,該養豬場直接扶持貧困戶600戶,年戶均增收4000元。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生豬健康養殖和相關産業,增收250萬元。

  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至關重要。自治區農業廳加強指導和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探索推廣訂單幫扶、股份合作、生産託管等龍頭帶貧模式,讓廣大貧困群眾分享更多産業發展紅利,一批扶貧“龍頭”逐漸成為帶動脫貧的“火車頭”。

  為培育更多“火車頭”,2017年,廣西啟動“千企扶千村”活動,建立了3000多家企業的企業庫、5000多名産業技術專家的專家庫、500多個産業扶貧項目的項目庫。自治區農業廳和投資促進局聯合開展“精準招商百日行動”“加快推進項目實施百日行動”等招商引資活動,引進一批強優企業及項目落戶貧困村。54個貧困縣共簽約項目75個,總投資額達159.7億元,“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貧困戶受益”效果日益顯現。

  “今天學到的知識對我養魚太有用了,消除了我許多疑惑。”參加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後,融安縣長安鎮泗朗村貧困戶張子益非常興奮。

  融安縣水産畜牧獸醫局養殖技術員龍望朝説,他們經常開辦技術培訓班,向當地群眾講解土雞、生豬、田螺等養殖技巧,廣受歡迎,“培訓班常常座無虛席”。

  善用科技,事半功倍。2017年,全區選聘2959名科技特派員,組成21個産業科技服務團隊,科技服務覆蓋全區所有貧困村,指導建設農林科技示範基地4943個。持續開展“春季脫貧大行動”和“秋冬季大培訓”,培訓貧困群眾37.5萬人次。

  儘管成效喜人,但我區産業扶貧中還面臨貧困戶自主發展能力不足、經營主體帶動能力不強、依賴思想和觀望心態嚴重等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切實解決。

  “下一步,我們要強化政策措施落地,樹立市場經濟思維,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突破産業發展瓶頸,將廣西豐富獨特的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産業優勢和市場優勢,促進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持續穩定脫貧增收。”自治區農業廳負責人表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