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5月7日電題:機械耕種漸普及“職業農民”理念新——廣西部分革命老區春耕見聞
新華社記者 農冠斌
春耕一分忙,秋季多打糧。2018年的春耕已經進入了尾聲。近日,記者在廣西百色市右江區、桂林市灌陽縣等革命老區走訪春耕一線時感受到,隨著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機械化日益普及,老區農民春耕的效率大大提高。
在百色市右江區四塘鎮永靖村,記者看到甘蔗地裏一派繁忙景象:大型拖拉機翻耕土地,甘蔗種植機省力省時,蔗農只需要在一旁為農機手打打下手。
正在為這片土地耕種的是右江區四塘助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早在兩個月前,農機合作社就已經開足馬力到各村服務農戶了。”合作社負責人李炳康指著眼前幾千畝甘蔗地,滿臉自豪地告訴記者,這些土地90%都使用機械耕種。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在每年春耕時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作業效率大幅提高,作業水準和品質更迎來整體提升。
永靖村那爺屯村民蘇錦練對機械化耕種的感觸頗深。以前耕種4畝多甘蔗,全家人得花半個多月,“現在幾個小時就種完了,還節省出了一個月的外出打工時間。”蘇錦練笑著説。
右江區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潘志許介紹,截至2017年底,右江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60.4%,其中水稻綜合水準83.4%,甘蔗綜合水準52.5%。
“單就種甘蔗來説,農民以前4個人一天只能種一畝,現在使用機械以後,一台機械一天可以種10到18畝。”潘志許説
在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灌陽鎮上王村,記者見到龍祥發時,他正在指揮幾位村民將秧苗從育秧大棚中搬出,放入插秧機中。
龍祥發是當地出了名的“職業農民”。從2007年開始,龍祥發看到村裏不少水田因為無人耕種而成為荒地,憑藉早年走南闖北積累的閱歷,他決定在本村集中流轉土地,開始進行規模化的水稻種植。為了將水稻打理好,他每年都要外出學習最新的水稻種植技術。
龍祥發介紹,以往在田裏自然育秧,秧苗需要生長差不多30天方可移栽,現在用大棚15天左右便能移栽,育出的禾苗粗壯、增産,還節省空間與勞動力。“380平方米的大棚,育出的苗可以種220畝水田。”他説。
稻穀烘乾機、插秧機、收割機、機械噴霧機、植保無人機……走在龍祥發的水稻基地,各類先進的農用機器讓人應接不暇。“從育秧到施肥到收割烘乾,全部都是機械化。”龍祥發説,全程使用機械化種植水稻每畝還能夠節省350元左右的成本,他和十幾位“職業農民”輕輕鬆鬆打理著800多畝水稻。
龍祥發以種植單季稻為主,部分種植雙季稻,2015年時平均畝産達到1500斤。這兩年龍祥發轉而開始追求稻米的品質,不再片面尋求畝産量的突破,反而有意識地將畝産量控制在1000斤左右。“高品質的農産品市場十分廣闊,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全部使用有機肥,力求做到綠色環保無公害。”(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