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5%

2018-05-11 09:17:57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廣西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5%

  國際一流的鋁熔體除氣除渣技術令人嘆為觀止,最長的大推力重型火箭用鍛環用坯、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組型材等廣受讚譽的“南寧製造”在廣西南南鋁加工車間誕生。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南南鋁躍升至産業鏈頂端,2017年産值突破55億元,技術裝備水準居世界同行業前列。

  “一粒種子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造福一個民族。”廣西農科院的“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創新及新品種選育”項目解決了雜交水稻高産不優質的難題,目前已在多個省區累計推廣1億多畝,使我區雜交稻與泰國香米相比有巨大的産量優勢,而在米質外觀、口感方面毫不遜色,糧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登上全國乃至世界的舞臺,廣西正以豪邁的姿態展現創新的硬實力。

  經濟後發,如何追趕?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經濟爬坡過坎的過程中,廣西認準一點發力:借力創新,加速搶跑,彎道超車。為了解好創新驅動發展這道“時代考題”,廣西奏響了創新最強音——

  立柱架梁,頂層設計與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全區明確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出臺落實創新大會配套政策體系。《廣西科技重大專項管理辦法》《廣西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廣西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文件出爐,自治區層面初步確立了相互匹配、相互支撐、各有側重的政策體系。

  劍指難點痛點,破除體制機制藩籬,激發創新活力。我區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破冰:建立統一的科技管理平臺,把分散在10多個部門的130多個科技專項進行優化整合,形成新五類計劃體系,科技資源長期存在的分散、封閉、重復、低效等現象得到明顯改善;在全國首創並啟動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常態制,取消申報負責人年齡和職稱限制,降低申報門檻,這一科研“放管服”模式迎來科研人員投身科研活動的新熱潮。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把閒置的科技成果用起來。實施中央駐桂院所重大科技成果落桂工程,全區科技成果轉化大行動風生水起,制定了科技成果轉化認定標準,加強科技成果的産出和管理。

  厚植創新土壤,施予陽光雨露。圍繞打造廣西創新驅動發展“九張名片”亟需突破的“技術攻關清單”,通過新設50億元創新驅動專項發展資金、組織實施102個科技重大項目、將自然科學基金從原來的每年6500萬元增加到2.5億元等重大舉措,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協同攻關,産業支撐能力顯著增強。目前自治區重點實驗室達94家,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236家,為企業唱好創新大戲保駕護航。

  加滿油、拉滿弓、鼓足勁,全區撲下身子抓落實換來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廣西2017年科技進步貢獻率(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5%,提高8.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增加2.8倍,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5.8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和擁有量增長率連續4年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全國首批3個特色型知識産權強省建設試點之一;在柴油發動機、鋁合金、三維石墨烯製備、工業廢水處理等領域取得一批國際先進水準的創新成果,廣西主持或參與的15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實現歷史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榮獲2017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的148項科技成果“含金量”提升,技術成果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經濟效益明顯。據統計,獲獎項目2013-2015年3年間,項目完成單位實現新增銷售收入321億元,新增利潤29億元,新增稅收16億元。2013-2015年3年間,技術推廣應用單位實現新增銷售收入281億元,新增利潤120億元。

  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曹坤華表示,在這個追逐創新的時代,廣西科技不斷激發創新潛能,正從“追趕者”闊步奔向“並行者”乃至“領跑者”。(記者 李新雄 原文編輯:曹麗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