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不放棄就會有希望——殘疾貧困戶賴運升的脫貧故事

2018-07-09 17:35:12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新華社南寧7月9日電(記者林凡詩 郭軼凡)蠶房架子上的簸箕中裝滿了桑葉和蠶寶寶,駝著背的賴運升抖著簸箕仔細查看生長情況;距離蠶房不遠處,去年新建的兩層小樓寬敞明亮,家電一應俱全,跟城裏的樓房差別無幾。

  三級殘疾的賴運升家住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中山村,三年前他還是村裏的貧困戶,而現在的他,依靠養蠶,不僅建起了新房子,還成了村裏有名的養蠶專家。“不放棄就會有希望。”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賴運升已經奮鬥了20來年。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賴運升和妻子就曾養過蠶。沒有任何經驗的賴運升夫婦,養的蠶成活率很低。“養50斤,只能活30斤,基本活一半死一半,”賴運升説,蠶繭也賣不上價,自己還要出去打零工,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更不幸的事情發生在2005年。賴運升在摘桑葉的時候被別人砍倒的樹砸中,腰椎和肋骨斷裂、成了三級殘疾,好幾年都做不了工,至今駝背,也不能背重物。在他養病期間,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都靠妻子外出務工,三個孩子也要幫著打零工來維持生計,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為了脫貧致富,賴運升又嘗試了不少營生,但都以失敗告終。2008年,賴運升承包魚塘,不但沒賺錢,還欠下好幾萬元,最後賣了家裏13頭牛,和妻子去鄰村的火龍果基地打工還債。情況稍一好轉,賴運升又跑去廣東開米粉店,不料半年下來,又虧了不少,只得再和妻子回村。

  幸運的是,依靠政策幫扶,這一次賴運升終於找對了門路。

  2013年,齊興桑蠶專業合作社在中山村成立。邕寧區殘聯依託合作社建成陽光助殘示範基地,為殘疾農戶免費提供蠶苗。2016年,聽到不少殘疾農戶養蠶賺錢的消息後,賴運升心頭一熱,重操舊業,做回了養蠶的老本行。

  有了之前的教訓,賴運升知道,一定不能再靠以前的土辦法養蠶。為學技術,他到合作社務工,邊養邊學,一遇到問題,就立刻求助合作社的技術員。

  因為身體殘疾,賴運升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別人用肩扛,幾趟就能運完,我肩膀使不上力,得一袋袋拖。”賴運升笑笑説。淩晨3點起床奔蠶房,清晨、傍晚採摘桑葉,是賴運升夫婦的生活常態。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賴運升一家僅靠養蠶就收入五萬多元,他還熟練掌握了養蠶的訣竅。2017年,賴運升蓋好了新房。今年,賴運升把其他外出務工村民的丟荒地利用了起來,種桑規模從2016年的8畝擴大到了現在的12畝。

  由於技術過硬,村裏的合作社還和賴運升合作建設“蠶農實訓基地”,安裝現代化養蠶設施,在擴大養蠶規模同時,他也手把手教其他蠶農科學養蠶。預計今年11月,這個實訓基地就能正式投入運行。

  賴運升小女兒一家在深圳打工,看到養蠶能致富,加上養殖規模擴大,過兩個月,他們也準備回家幫忙。“現在養蠶不比在外面打工掙得少。”賴運升説。

  中山村駐村第一書記胡新嬌説,明年村裏還將利用扶貧基金建成現代化養蠶基地,計劃請賴運升負責管理,用他的經驗和技術帶動更多村民養蠶致富,並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