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百色:“三個加”解“三種慮”

2018-07-13 15:42:43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三個加”解“三種慮”

                ——百色推進高品質脫貧掃描

  廣西日報記者 徐順東 通訊員 覃蔚峰

  脫貧攻堅,老百姓的顧慮集中在3個方面:發展産業擔心市場,易地搬遷擔心穩定,一場大病一切皆空。

  近年來,百色市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換位沉底,積極呼應貧困戶訴求,探索高品質脫貧之路。數據顯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68.2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39.6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20.25%下降至2017年底的11.33%;全市2016-2017年累計投入産業扶貧資金5億元,特色種養主導産業共覆蓋貧困戶24.98萬戶,覆蓋率達81%。

  7月8日,深度貧困地區高品質脫貧研討會——國家治理高峰論壇百色峰會舉行,研討會以百色脫貧攻堅實踐經驗為樣本,總結探討深度貧困地區如何高品質脫貧。連日來,記者深入百色決戰貧困一線,感受到高品質推進脫貧攻堅釋放的活力。

  A 龍頭+農戶 破題發展之慮

  田陽縣引進華潤五豐有限公司,計劃建設佔地3600畝的華潤五豐在全國最大的養殖供港基地。項目分兩期推進,二期重點建設“五區二廠一中心”(五區:6萬羽種雞、120萬羽蛋雞、500萬羽肉雞、1萬頭母豬、20萬頭肉豬5個養殖集中區;二廠:25萬噸飼料加工廠、15萬噸有機肥廠;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後將有效解決貧困戶持續增收問題。“農民單獨進入市場,市場競爭和防控風險能力弱,進入龍頭企業的産業鏈,才能夠確保發展高品質、可持續。”田陽縣委書記韋正業説。

  推進高品質脫貧,在特色産業發展上,不僅僅是解決“有”的問題,還必須是“強和可持續”。

  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為平臺,該市全力推行“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等“龍頭+”模式,通過入股分紅、保底回收等,確保貧困戶的利益。目前,全市産業扶貧已形成與優勢産業結合、與新興産業結合、與新型業態結合的發展格局,呈現模式多、成效好的發展態勢。

  靖西市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優勢,選好、選準特色産業發展路子,引進農業龍頭企業——陜西海升集團發展規模化種植,帶動群眾新種柑橘3.2萬畝,覆蓋貧困戶4421戶;引進廣西揚翔公司建設1萬頭能繁母豬基地,帶動老百姓養豬致富,覆蓋貧困戶9809戶……産業的發展,讓貧困戶有了持續增收的渠道。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該市力推百萬畝芒果、百萬畝桑蠶、百萬畝油茶、百萬畝柑橘和百萬畝蔬菜等,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引擎。以芒果為例,該縣參與芒果種植農民約9.5萬戶45.25萬人,人均純收入達3500元,累計有6.8萬戶32.38萬人依靠種植芒果致富。

  B 搬遷+就業 打消穩定之慮

  7月7日上午,記者走進右江區“老鄉家園”——汪甸瑤族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這裡居住環境優美,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小區于2016年6月開工建設,2017年8月各項配套設施全面竣工,如今有122戶547人搬遷入住。

  搬得出來,如何富得起來?右江區引進電子企業在小區內建設“就業扶貧車間”,可滿足120-150人就業,現已安排錄用安置小區貧困戶60人,工資2000-3000元/月。“我在車間打工,每個月能有1500元的收入,比起以前在老家種地,日子要好過一些。”從汪甸瑤族鄉樂益村六多屯搬遷到安置小區的黃瓊瑛告訴記者。

  樂業“十三五”期間,計劃易地扶貧搬遷2367戶,全部採取集中安置的方式進行。搬遷過程中,該縣堅持落實“四個一”(有一個特色果園、一塊菜地、一個養殖欄舍、一個就近務工點),讓搬遷群眾吃下“定心丸”,目前已經搬遷近1000戶。“有房子,有養殖欄舍,有菜地,還有4畝芒果,生活更加有著落。”在樂業縣邏西鄉城鎮安置點,搬遷戶羅建夫描繪著搬遷後的新生活:妻子在安置點附近工廠打工,年收入2萬元;自己管護的芒果兩三年後投産,年收入可超2萬元;兩個孩子就近上學,在養殖欄舍養豬養雞改善生活……

  據了解,如今在百色12個縣(區、市),黨委政府提前規劃,易地搬遷項目與就業、産業項目配套,可以確保一戶搬遷戶至少有一人能夠就近穩定就業,或者參與到配套的産業中。

  C 保險+教育 解決後顧之慮

  調查發現,脫貧進入決戰期,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尤為突出。

  百色市創新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五個一行動”,即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建立一份健康檔案、提供一份健康教育處方、落實一名家庭簽約醫生、建立一項醫療保障制度、購買一份健康扶貧保險,並將“五個一行動”與“三個一批”(即大病集中救治、慢性病簽約服務、重病兜底保障)結合實施。

  同時在全區率先實施“健康扶貧保險”,目前,實現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縣(市、區)100%覆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覆蓋、保費100%由政府全額代繳。去年,全市共投入健康扶貧保險1767.22萬元,67.9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受益。截至今年4月底,共成功賠付3.25萬個案例,賠付金額1779.14萬元。

  蘭哥原來做生意,家裏還算富裕,但自從9年前身患尿毒症後,需每週到醫院進行血液透析2-3次,做一次血液透析花費700-900元。“縣裏實施‘先看病 後付費’健康扶貧政策,讓我們這些重病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樂業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因病返貧的蘭哥説,健康扶貧還推行“一站式”服務,政府給予90%的兜底保障,不僅減輕了貧困戶經濟負擔,也減輕了精神負擔。

  長遠發展,教育是根本。百色市還把發展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重要抓手。去年共發放各類資金2.1億元,受益學生32.75萬人;發放11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縣資金1.16億元,受益學生29.13萬人。全市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人數2.58萬人,貸款金額18510.69萬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