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寨子隨人一起搬 青山綠水富村民

2018-07-19 17:09:02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新華社南寧7月19日電題:寨子隨人一起搬 青山綠水富村民

  新華社記者王念、向志強

  年近半百的苗族村民韋院金沒想到,有一天能夠帶著房子一起搬出深山,住了幾十年的木樓成為旅遊景點的組成部分,自己也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記者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新國村看到,村民正在復原重建從苗族山寨拆解後運來的吊腳樓,十幾棟木樓已立起來,長廊、牌坊、廣場和舞臺等也在建設中。在一片片稻田和延綿的樹林間,新建的夢嗚苗寨逐漸成形,旁邊就是雙龍溝4A級景區,古色古香的苗族幹欄建築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田園風景畫。

  韋院金家的吊腳樓就在稻田邊上,已經建好入住。韋院金在復原重建老房子的工地上忙著,他的母親在家帶孫子。老人説:“房子還是原來的房子,但這裡交通方便,各方麵條件都好多了。”

  韋院金家人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裏,他們的生活也成了景區的一部分。遊客在雙龍溝遊過了山水,往往會來到夢嗚苗寨,在村民家裏打油茶、吃農家飯,體驗一下原生態的鄉村生活,村民們也有了實實在在的收入。

  韋院金的老家在黔桂交界處,是距離縣城147公里的一個偏遠苗族山寨。今年春節後,韋院金和同村10多戶村民一起,連人帶房搬到了縣城旁邊的新國村,這些苗家吊腳樓先被拆解成木頭木板運出來,在新村重新安裝復原。

  韋院金告訴記者,老家交通不便,人多地少,村民基本靠外出務工為生,比較貧困。搬遷到這裡之後,他和弟弟、弟媳在景區工作,每個月收入兩三千元,也有田地可以耕種。每逢節日,他們穿上民族服裝為遊客表演民族歌舞,“白天上班,晚上演出,收入比過去翻了幾番。”

  通過打造民族風情旅遊項目,易地搬遷的群眾依靠旅遊扶貧走上了致富路,當地旅遊形態也得到豐富。雙龍溝景區還通過林地承包、土地入股等方式與當地村集體和村民合作,利用原始森林和水域等資源,開發了遊覽觀光、休閒娛樂、康養文化等多種旅遊服務。景區負責人吳日紅告訴記者,景區去年3月正式運營至今,遊客接待量突破60萬人次,同時接納了140多人就業。

  地處桂北的融水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縣。當地旅遊資源豐富,擁有民族風情、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等多種旅遊形態。

  融水縣副縣長管麗文介紹,按照“一個龍頭景區帶動一片生態旅遊、帶富一方百姓”的發展思路,全縣實施旅遊與鄉村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扶貧相結合的“三結合”工程,以及景區+貧困村、能人+貧困戶、公司+農戶、互聯網(協會)+農戶、旅遊+金融扶持的“五相加”模式,旅遊産業與扶貧攻堅協同推進。

  目前,融水縣共打造了4個4A級景區5個3A級景區,推出苗族風情遊、蘆笙鬥馬節等活動,整合資金打造旅遊扶貧示範點,走“以旅扶貧”“以旅富民”新路子。旅遊業已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4300多人脫貧。(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