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提升品質安全 做大做強地方特色食品産業

2018-08-02 08:46:29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提升品質安全

  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桂政發〔2018〕33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地方特色食品産業是我區傳統産業和優勢産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資源稟賦高、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綜合帶動性強。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開展品質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做大做強我區地方特色食品産業,根據全區工業高品質發展大會精神,現就我區提升品質安全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圍繞提升食品品質和安全水準,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結構、提品質、創品牌、增活力為著力點,強化標準規範、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執法監督和消費培育,加快構建地方特色食品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和品質安全體系,充分釋放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的巨大空間與潛力,大力推進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工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推動食品産業提質升級,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為紮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富民興桂、奮力譜寫新時代廣西發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品質第一,安全為先。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監管制度創新助推食品品質和效益的提升。強化食品企業品質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食品全産業鏈品質安全管理,健全食品安全誠信管理制度,提升食品品質安全水準。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發揮我區生態優勢,立足各地特色食品資源,明確發展重點,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構建具有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食品産業體系,促進多樣化、差異化發展。

  科技支撐,創新驅動。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著力推進食品工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及創新示範,促進創新成果産業化,加快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積極培育新産業新業態。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找準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短板,擴大産業規模,強化食品企業市場競爭主體作用,加強品牌建設,加快産業融合發展。加強政府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聚焦科技、資金、土地等要素資源,形成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強大合力。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區地方特色食品産業規模不斷壯大,産業結構持續優化,規模以上地方特色食品工業企業達300家左右,形成涵蓋食糖、果蔬、肉禽、水産品、林産品、飲料、糧油、茶葉等地方特色食品産業體系,地方特色食品工業總産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廣西特産核心品牌企業銷售額實現翻番。挖掘培育中華老字號、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地理標誌商標、廣西老字號等一批知名品牌。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初步建成,食品安全保障水準穩步提升。到2025年,全區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實現跨越發展,原料供應基地、産品加工、産品品質和産業競爭力整體水準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二、加強優質食品原料生産基地建設

  (四)優化種植養殖産業佈局。根據區域自然環境條件和農業環境品質狀況等因素,圍繞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對原料的需求,調整種植養殖業結構,優化品種結構和區域佈局,全力打造八大原料生産基地,不斷提升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

  商品糧油原料生産基地。以産糧大縣、糧源基地縣為重點,優化品種結構,發展優質加工專用品種,重點建設桂北、桂中和桂東南優質加工專用稻生産基地。(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廳;責任單位:自治區糧食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優質糖料蔗生産基地。結合開展1150萬畝糖料蔗生産保護區劃定工作,合理佈局生産規模,重點發展崇左、來賓兩大糖料蔗生産優勢區域,統籌發展南寧、柳州、百色、河池等糖料蔗種植區域。(牽頭單位:自治區糖業發展辦;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廳,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加工型水果原料生産基地。重點開發罐頭、果汁、果幹、蜜餞、果粉、果凍和果酒等製品,重點在南寧、柳州、桂林、貴港、欽州、百色、玉林、賀州等地建設適宜加工的菠蘿、香蕉、獼猴桃、火龍果、柑桔、月柿、葡萄、荔枝、龍眼、芒果、羅漢果等優勢果品生産基地。(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廳;責任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水産品原料生産基地。重點建設以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貴港等地為中心的羅非魚、對蝦、優質貝類、珍珠等優勢水産品養殖基地,以柳州、桂林等地為中心的田螺、禾花鯉等特色養殖基地,以河池、百色、梧州等地為中心的大水面生態漁業養殖基地,以欽州、貴港、崇左、玉林、南寧等地為中心的龜鱉養殖基地。(牽頭單位: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責任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畜禽産品原料生産基地。發展草食動物養殖,培育奶水牛、香豬等特色養殖,重點建設以河池、百色、來賓、柳州、桂林、玉林、崇左等地為中心的草食畜禽養殖基地,以玉林、南寧、桂林、欽州、梧州、百色等地為中心的優質家禽養殖基地,以玉林、貴港、南寧、桂林、賀州等地為中心的瘦肉型豬養殖基地,以南寧、來賓、欽州等地為中心的奶水牛養殖基地。(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廳;責任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食用菌原料生産基地。以食用菌産區為基礎,提升大宗菌類標準化生産水準,重點建設以南寧、柳州、桂林等地為中心的雙孢蘑菇、杏鮑菇等工廠化生産基地,以桂林、賀州、玉林等地為中心的香菇、木耳、秀珍菇標準化生産基地,以河池、百色等地為中心的利用桑枝、果樹枝生産食用菌基地。(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廳;責任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茶業加工原料生産基地。主要發展桂西、桂東北、桂東南、桂東、桂南五大茶區,佈局發展六堡茶、茉莉花茶、紅茶、綠茶、桂西黑茶、桂花茶、金花茶等。(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廳;責任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森林食品原料生産基地。主要在林下發展靈芝、鐵皮石斛、金線蓮、猴頭菇、茯苓、銀耳、竹蓀、蛹蟲草等,重點在藤縣、金秀、寧明、福綿等地建設八角生産基地,在梧州、防城港、貴港、玉林、賀州等地建設肉桂生産基地。(牽頭單位:自治區林業廳;責任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推廣標準化規模種植養殖。完善農産品標準化生産體系,健全化肥、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管理和品質監測制度,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和生態種養,促進特色農産品主産區生産過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500萬畝“雙高”糖料蔗示範基地和一批園藝作物示範區、畜禽標準化示範場、水産健康養殖場。建立“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和農村合作聯社等産業組織形式,按照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規程、統一生産標準、統一産品品質、統一品牌銷售“五統一”規範和組織生産經營活動。開展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到2020年,力爭全區“三品一標”基地面積保持在100萬公頃以上,為地方特色食品工業提供優質原料。(牽頭單位:自治區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責任單位:自治區質監局、糖業發展辦,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建立冷鏈物流體系。完善農産品産地初加工冷鏈設施和裝備,提高農産品貯藏、保鮮能力,推進預冷、烘乾等初加工環節減損,提升品質、增加收益。支持有條件地區打造農産品集散中心、冷鏈物流中心、産品展銷中心,實現産品生産加工、流通、消費的有效對接。加快農村冷庫建設,提高冷鏈利用率,打造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加快構建大宗農産品現代物流體系,圍繞果蔬、水産品、肉類等主産區,支持供銷社以及新型行銷主體建設一批預冷、貯藏、保鮮等初加工冷鏈設施,加快補齊農産品産地“最先一公里”短板。在城市周邊加快建設一批現代化生鮮農産品低溫加工配送中心,發展城市“最後一公里”低溫配送。在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百色等城市和沿邊沿海地區改造升級或適度新建一批冷鏈物流園區。建立生鮮産品專用通道。在邊境城市建設農産品跨境物流中心。(牽頭單位: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農業廳、供銷社、交通運輸廳;責任單位:自治區財政廳、海洋和漁業廳、食品藥品監管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提升地方特色食品加工能力和品質安全水準

  (七)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産品。重點培育和發展食糖、果蔬、肉禽、水産品、林産品、飲料、糧油、茶葉等産業,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形成品種豐富、品質優良、品牌優秀的地方特色食品供給體系。自治區重點打造富硒農産品、健康長壽養生産品、綠色有機健康農産品、水産品和健康飲用水産業。各設區市依具體情況重點發展3—5個特色食品産業,南寧市重點發展水牛奶、茉莉花、老友粉、檸檬鴨、香蕉製品等;柳州市重點發展螺螄粉、雲片糕、蓮藕、冬葡萄製品等;桂林市重點發展米粉、桂花糕、荔浦芋、羅漢果製品等;梧州市重點發展六堡茶、龜苓膏、豆製品等;北海市重點發展海産品、豆角、甜瓜製品等;防城港市重點發展食用植物油、堅果、牛大力、金花茶、紅薯製品等;欽州市重點發展大蠔、瓜皮、荔枝製品等;貴港市重點發展蓮藕、腐竹、桂圓、鱉製品等;玉林市重點發展牛巴、沙田柚、馬鈴薯製品等;百色市重點發展芒果、番茄、茶、獼猴桃、火龍果等;賀州市重點發展臍橙、茶、馬蹄、醬菜製品等;河池市重點發展飲用水、香豬、香牛、辣椒製品等;來賓市重點發展紅茶、紅米、牛心柿製品等;崇左市重點發展紅糖、甘蔗醋、堅果、辣椒、龜鱉製品等。(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糖業發展辦;責任單位:自治區糧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壯大龍頭企業。按照“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鼓勵和支持地方特色食品龍頭企業採取創新開發、兼併重組、産能提升等方式,促進品種、技術、渠道等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重點打造廣西糖業集團、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制糖企業集團和皇氏乳業、金穗農業、黑五類、巴馬麗瑯、百洋集團、嘉寶集團等一批大型特色食品企業集團。聚焦各子行業領域的龍頭骨幹企業和成長型企業,支持其生産線改造與擴建,引導其通過兼併、收購、合資等方式做大規模,鼓勵其做大做強創新産品,形成品牌優勢,提高市場佔有率。(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廳、林業廳、海洋和漁業廳、糖業發展辦、糧食局、發展改革委,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九)加強食品産業園區建設。科學規劃建設特色食品産業加工園區,鼓勵産業集聚發展,以園區為依託,放大産業集群效應,引導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向優勢産區、綜合性加工園區集中。做大做強廣西·中國糖業産業園和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梧州六堡茶等特色食品加工園區,形成一批集聚效應明顯、孵化功能突出、檢測認證服務便捷的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加工基地、園區和集群。支持各地在原料資源富集地區,選擇一批初具規模、地方特色突出的食品産業園區,以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為引領,開展集食品研發創新、檢測認證、包裝印刷、冷鏈物流、人才培訓、工業旅遊、集中供熱、污水集中處理等為一體的現代食品工業示範基地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準,使關聯企業集聚發展、土地集約利用、産品品質集中監管,促進地方特色食品産業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規模大、品牌響、帶動強、品質優、成長好的特色食品加工企業,形成特色食品加工産業集群。建設柳州螺螄粉小鎮、合浦月餅小鎮等一批食品特色小鎮,實現産城融合發展。(牽頭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糧食局、投資促進局、糖業發展辦)

  (十)開展品質技術攻關行動。鼓勵企業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重大技術、核心技術研發,採用先進工藝、技術、設備推進傳統食品品質提升和産業升級改造。引導企業與高校、研究機構開展“産學研”合作,加強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科技計劃、科技創新專項中設立相關課題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生産的保鮮、貯存、加工等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為實現從生産源頭到餐桌全産業鏈的食品品質安全控制提供技術支撐。重點開展新型安全農副産品貯運保鮮技術研發、特色農産品精深加工技術與附産物高值化利用及新産品開發、畜禽水産品綠色加工流通與品質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米粉等生産自動化與沖泡保鮮關鍵技術研究等技術攻關。(牽頭單位:自治區科技廳;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質監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一)推動企業品質管理提升。強化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主體責任,督促其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建立並執行食品進貨查驗、生産、出廠檢驗、銷售等各項記錄製度,能夠通過記錄和查驗有效實現追溯。鼓勵企業採用信息化手段採集、留存生産經營信息,實行電子追溯。主動監測已上市産品品質安全狀況,及時報告風險隱患,依法召回、處置不符合標準或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推廣應用先進品質管理方法,到2020年,規模以上地方特色食品工業企業全面推行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弘揚企業家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負責人、管理者、生産者品質意識和品質素養。(牽頭單位: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自治區質監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融合拓展地方特色食品行銷體系

  (十二)加強品牌建設。實施廣西地方特色食品品牌戰略,激發企業積極性和創造性,培育優質品牌,引領地方特色食品産業高品質發展。鼓勵和引導企業爭創中國品質獎、中華老字號等榮譽,深入開展自治區主席品質獎和服務業品牌等品牌評價。實施老字號提質工程,開展廣西特産“一市一品”品牌打造行動。支持、引導地方特色食品申請地理標誌商標,發揮區域公共品牌示範區、龍頭企業示範引領作用。積極打造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百億元特色産業,著力推動每個縣(市、區)擁有地理標誌商標和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開展品牌價值評價活動,助推廣西地方特色食品品牌無形資産增值。培育品牌指導機構,有針對性開展商標品牌指導服務。(牽頭單位:自治區質監局、商務廳、工商局、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責任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食品藥品監管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三)培育銷售市場。實施廣西特産行銷全國升級行動,組織地方特色食品企業開展區內外巡展和海外巡展,推動産品展銷推薦和洽談對接。鼓勵地方特色食品生産經營企業開展品牌連鎖經營和産品進商場、進超市活動。大力推進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經營企業與電商對接融合,建設廣西地方特色食品網絡信息平臺,鼓勵企業開設網絡銷售平臺,在知名電商平臺開設網店,形成萬家網店、萬人銷售廣西地方特色食品的發展格局。重點打造廣西泛糖産品交易中心等平臺。(牽頭單位:自治區商務廳;責任單位:自治區糖業發展辦、食品藥品監管局、通信管理局、工商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四)擴大宣傳推介。廣泛宣傳廣西好山、好水、好生態和好食材,深入研究廣西地方特色食品健康營養元素和長壽之鄉的飲食結構和膳食特點,深度挖掘廣西地方特色食品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編撰、發行廣西地方特色食品系列叢書,通過創作微視頻、微電影等宣傳手段,講述廣西地方特色食品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提高廣西特色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力推廣體驗式消費,融合製作加工、美味體驗、傳統文化表演等,讓外地遊客全面體驗我區多種類、多品牌的地方特色美食文化,推動廣西地方特色食品行銷全國、走向世界。(牽頭單位:自治區商務廳、文化廳、衛生計生委、旅遊發展委;責任單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食品藥品監管局、糧食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推進地方特色食品産業融合發展

  (十五)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大力推進地方特色食品産銷對接,推廣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和農校對接,促進地方特色食品交易和服務。推進地方特色食品工業轉型升級與關聯産業交融互動,引導縱向上下游企業和橫向關聯企業的緊密銜接,實施建鏈補鏈延鏈強鏈行動計劃,以提升品質安全為紐帶,支持大中型地方特色食品加工企業向兩頭延伸産業鏈條,推進原料生産、加工物流、市場行銷等環節融合發展。鼓勵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發展訂單農業,建立穩定的食品原料生産基地,推進原料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優質化生産,全面落實食用農産品産地準出制度。(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責任單位:自治區供銷社、糧食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六)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挖掘和拓展特色食品的健康養生、休閒觀光、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等多種新功能,引導地方特色食品産業與休閒、旅遊、科普、教育、養生養老等産業深度融合。面向遊客市場,深度開發區域特色食品,培育食品産業園區特色工業旅遊業態。圍繞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重大任務,推動社會力量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生産性服務,為食品産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牽頭單位:自治區商務廳、旅遊發展委、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文化廳;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糧食局、科技廳、食品藥品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委,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七)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鼓勵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與上下游各類市場主體組建産業聯盟,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訂單和契約關係,簽訂長期穩定購銷合同和品質安全保證協議,形成穩固的購銷關係,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為主要形式,構建讓農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聯結機制。將地方特色食品産業作為産業扶貧的重要內容,支持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依託當地生態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産品加工業,培育打造一批産品檔次較高、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構建以種植養殖、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産業鏈條,提高貧困群眾參與度,分享加工增值收益,實現就地就近脫貧。(牽頭單位: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自治區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責任單位:自治區商務廳、食品藥品監管局、扶貧辦)

  六、全面加強品質安全監管

  (十八)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及時制(修)訂産品標準、生産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與地方標準配套的檢驗方法與規程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到2020年,力爭覆蓋全部規模化生産、産業化經營的地方特色食品品種,助推地方特色食品産業持續健康發展。鼓勵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制訂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規範企業標準備案,引導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建立和完善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鼓勵和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生産企業按照發達國家和地區更加嚴格的食品品質安全標準體系組織生産。鼓勵行業協會制訂高於強制性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相關技術要求的地方特色食品團體標準。(牽頭單位: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質監局,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十九)強化全過程監管。建立覆蓋地方特色食品從生産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管制度,加強品質安全風險點控制,嚴格實施操作規範。強化日常監督和抽檢監測,嚴格管控原料生産基地周邊污染源排放,開展食品品質安全問題專項治理和區域集中整治,嚴厲查處品質安全違法行為。加強對食品用塑膠包裝等食品相關産品的品質安全監管和風險防範。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加大對專利、商標、産品標識、商業秘密等方面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力度,健全打擊侵權假冒長效機制。加大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日常檢查、監督抽驗等信息。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體系,落實産品召回、退市下架等監管措施。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開展品質安全承諾活動和誠信文化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建立企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形成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牽頭單位: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自治區農業廳、海洋和漁業廳、林業廳、工商局、質監局、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

  七、完善保障措施

  (二十)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水準,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為企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推進管理部門信息共享、監管互認,對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降低監督檢查頻率,激勵企業誠信守法。加強收費監管,規範收費秩序,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市場、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形成有利於企業、行業、産業良性發展格局。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規範企業行為。

  (二十一)完善支持政策。在種植、養殖環節重點支持“三品一標”、規模化生産基地建設,著力構建農業標準化生産體系;在加工環節重點支持企業兼併重組和誠信體系、追溯體系建設;在流通環節重點支持冷鏈物流、電商平臺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統籌規劃,整合資金、土地等要素資源並重點向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傾斜。結合食品産業園區建設,重點支持建設地方特色食品品質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開展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保險試點,有效防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品質安全風險。加大經費投入,統籌安排自治區的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服務業發展相關專項資金、農業生産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快速發展。

  (二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在自治區工業高品質發展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完善地方特色食品産業協調推進機制,形成推進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的工作合力。各設區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加強對地方特色食品産業發展政策措施、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建設等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全面提升品質安全,強力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産業不斷發展壯大。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2018年7月25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