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解鎖邕城文化密碼 全國媒體共同在南寧博物館尋“邕魂”

2018-08-31 16:08:45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解鎖邕城文化密碼 全國媒體共同在南寧博物館尋“邕魂”

媒體團成員參觀南寧博物館 攝影 廖志榮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唐穎倩):博物館,記錄著城市滄海桑田間的靈氣,承載著日新月異裏一座城的魂。8月30日,“壯鄉六十載 南寧新畫卷”——2018全國網絡媒體南寧行的成員們來到了南寧博物館,解鎖邕城的文化密碼,共同體味南寧這座八桂首府之“邕魂”。

  南寧博物館經歷五年施工建設,于2016年正式開館。新建成的南寧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0817.21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達12000平方米。建築設計極具巧思,外形猶若一串輕盈的樹葉。外立面採用了鏤空鋁板等現代材料,並賦予壯錦等民族圖案裝飾,現代性、地域性與民族性相統一,寓意奮發、向上、包容和團結的現代南寧。在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南寧博物館更榮獲“廣西特色博物館”(場館建築)榮譽稱號。

  解鎖邕城文化密碼 全國媒體共同在南寧博物館尋“邕魂”

  媒體團成員參觀南寧博物館 攝影 廖志榮

  目前,博物館共設有2個基本陳列和3個專題展。在這,每一件文物都在訴説著南寧不同歷史時期的故事,聲光電結合的科技演繹將邕城風貌展現眼前。

  走進“邕容華桂——古代南寧陳列”展廳,一幅巨型邕江風景水墨畫呈現眼前。從簡陋的石器、古樸的陶器到精美的青花,從五彩的壯錦、精細的銅鼓到古邕州八景,歷史的變遷,邕城的風情一覽無余。

  “這是我們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元青花尉遲恭單鞭救主圖罐’。罐頸、肩繪纏枝牡丹紋,足脛部繪仰蓮瓣紋。人物刻劃流暢自然,神韻十足。1980年橫縣農科所平整土地時候發現的,一度被拿來養花、儲存穀物,直到1991年經過專家鑒定這件稀世珍寶才被確定了身份。”南寧博物館講解員介紹到。據了解,南寧博物館所藏“元青花尉遲恭單鞭救主圖罐”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九大元代青花人物故事圖罐之一。罐高30釐米,腹徑36釐米,直口豐肩鼓腹,胎細白,內外滿釉。

  解鎖邕城文化密碼 全國媒體共同在南寧博物館尋“邕魂”

  媒體團成員參觀南寧博物館 攝影 廖志榮

  南寧位於邕江與左右江流域的交匯處是桂西南地區水路交通樞紐,自古便是嶺南地區的政治軍事重鎮,更是中國近代內陸沿海第一個“自開商埠”的城市。“我們分開埠通商、南寧女兒、桂系之治等七個部分為大家介紹南寧在近現代的風雨歷程。”走進南寧近現代歷史展廳,講解員向記者們介紹到。

  在實景復原的“民國街”內,大盛祥醬園、萬國大飯店……幾間南寧本土百年老字號盛景重現。講解員介紹到:“20世紀30年代,周記茶館老闆佐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煮成一碗麵,送與一位感冒的老友吃。熱辣酸香的面使人食欲大增、大汗淋漓,感冒不治而愈。事後老友感激不盡,書贈‘老友常臨’的牌匾,這便是名揚四海的老友粉(面)的由來。”

  解鎖邕城文化密碼 全國媒體共同在南寧博物館尋“邕魂”

  媒體團成員參觀南寧博物館 攝影 廖志榮

  穿過動蕩歲月的炮火硝煙,現代南寧開啟了安居樂業的繁榮局面。“三響一轉四十八腿”,電風扇、摩托和柴油機見證了南寧的歷史變遷。一場聲光電結合的炫綵燈光秀伴隨著悠揚民歌將南寧的風土人情與新時代風貌展現眼前。“逛了南寧博物館了解到這座城市經歷過的苦難歲月,覺得如今這繁榮都市的來之不易。”廣州日報大洋網記者韋馨堯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