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柳州:雙肩挑出千畝茶園

2018-09-19 15:59:14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記者 諶貽照 通訊員 莫珍世

  驕陽似火,揮汗如水。9月9日,在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寨塘村後背山數百畝的茶園,村民在烈日下忙著採摘茶葉。談起茶葉,村民都不約而同地説到一個人——村裏的共産黨員張水德。14年來他帶領大家種下1300畝茶葉,成為村民致富的“綠色銀行”。

  “我是土生土長的寨塘人,一定要為村寨做點事情。”回憶當年,樸實的苗家漢子張水德一臉堅毅。

  2002年12月,還在廣東當廚師的張水德接到通知,他被推選為村委候選人。當時他月工資已經1000多元了,而村幹工資才130元。回與不回?他沒有猶豫,毅然踏上回鄉的道路。

  他被村民選舉為村委主任。看到村裏的産業一張白紙,他心情沉重。2003年5月,他組織7名積極性高的村民直奔種茶致富的布央村“取經”,一口氣買來10萬株茶苗回村種植茶葉。

  “當年買茶苗回到家,已經是農曆四月初八。天氣乾燥,我們夫妻倆和其他幾戶每天都堅持從家裏挑20擔以上的沼氣水爬上山坡澆灌茶地,來回一次需要1個小時。”王引先説起丈夫張水德當年的艱辛,感慨不已。

  “他們硬是肩挑背扛在山上種出十幾畝茶園,10多萬株的茶苗成活率達到90%以上!”寨塘村黨支部書記滾光德説。

  為了讓大家不再挑水上山種茶,張水德想到修路。他跟村兩委爭取到上級部門的支持,決定從寨子中間開一條道路直通山頂。

  修路,要拆村裏19棟木樓,按當時的補償政策每戶只有1000元拆遷費。張水德一家家做工作,動員搬遷。全村人曆盡艱幸,2005年8月,道路通了,寨塘的茶葉種植也得到迅速發展。為解決茶葉銷售問題,2006年3月張水德和一位老黨員合作建起茶葉加工廠,當年茶青由每公斤4元提到6元。

  “他是一個老實人,但敢擔當,認準的事都堅持下去。現在我們寨塘村家家戶戶都種茶,男女老少不用出村都有錢賺,可以説茶葉産業的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張水德功勞最大!”滾光德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