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健康屏障”護邊民

2018-10-25 10:30:06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廣西日報報道組

  10月19日,大新縣人民醫院住院收費處。65歲的周京初來到“一站式”即時結算窗口,為老伴辦理出院手續。

  窗口工作人員錄入身份證等信息後,不到兩分鐘便算出帳單:總費用32267元,報銷29040.3元,個人實際僅支付3226.7元。

  老周是大新縣欖圩鄉新吉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前些日子,63歲的老伴陸紹英檢查出前縱隔良性腫瘤,入院治療了19天。“住院時不用墊資,出院可馬上報銷,省去了很多麻煩,而且報銷比例達到90%,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是太好了!”老周感慨,如果沒有這好政策,原本困難的家庭恐怕會壓垮。

  今年8月,該縣破除政策壁壘,創新實施健康扶貧“一站式”即時結算,把民政、衛計、社保等部門及承保單位的多重醫療保障政策統籌整合,實現貧困戶就醫住院不用交押金,出院“一個窗口”即可完成所有報銷手續,並且綜合報銷補償比例達90%以上,個人自擔費用不超10%。

  在大新縣碩龍鎮衛生院,邊民農春艷也感受了醫療衛生惠民政策帶來的實惠:她在住院治療9天,醫療費1300多元,但出院時,作為貧困戶,城鄉醫保為其報銷了95%的費用,本人只需承擔5%。

  醫療衛生是人民的“健康屏障”。自治區成立60年來,我區千里邊境線已逐步建立起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在西南邊陲的大新縣,全縣已形成以縣級醫療機構為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基礎的城鄉醫療衛生體系,基本滿足城鄉居民防病治病需求。

  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新人,大新縣衛計局局長趙建雷見證了這些年邊境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變革。回首過去的醫療條件,趙建雷直搖頭:“20多年前,邊境地區醫療資源極其匱乏,群眾基本是‘小病拖,大病扛’。”

  趙建雷回憶,上世紀90年代以前,邊境線上的村屯沒有衛生室,村民看病得到鄉鎮衛生院,但衛生院診療條件差,業務用房、職工住房基本是瓦房,診療設備也很落後,只有聽診器、血壓器、體溫計“老三件”,B超、X光機、救護車根本沒有,很多農村的孩子出生還是靠接生婆接生。

  “隨著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發展,邊境地區醫療設施越來越完善,設備也越來越先進。”趙建雷説,現在邊境地區基本建立“大院帶小院、縣院帶鄉鎮、鄉鎮帶村級”的城鄉醫療衛生統籌發展機制,小病不出基層、大病不出縣城。

  大新已完成17個鄉鎮衛生院和129個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碩龍鎮門村與越南山水相連,記者走進該村衛生室,只見藥房、診斷室、觀察室等一應俱全。村醫農曉群為看病的村民忙個不停,她告訴記者,以前村裏只有一些個體小診所,看病、賣藥、打針都在一間小房子裏,衛生條件根本不達標。現在村裏有了標準化建設的衛生室,不僅方便群眾看病就診,還為村裏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人建立了健康檔案,提供上門服務。

  “村衛生室診療環境和治療水準提升了,不僅村民感到方便舒心,很多越南的邊民也來就診,增進了雙邊睦鄰友好關係。”農曉群説。

  (記者 張冠年 執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