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米粉俏全球 神車銷神州

2018-11-28 14:04:15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米粉俏全球 神車銷神州——看老工業基地廣西柳州如何推進供給側改革

  一輛風靡世界的“神車”、一碗俏銷全球的“網紅”螺螄粉、一台代表大國重器的工程機……廣西柳州,一個地處西部的老工業城市,當地企業敢於研發國際一流技術,堅持升級換代産品,推動從産品海外銷售到海外製造的轉變,從知識産權繳費到收費的轉變,演繹出一場場中國製造、中國品牌在投身供給側改革浪潮中的生動傳奇故事。

  柳州的工業是從1958年發展起來的,當年毛主席給廣西各地市佈局了一批企業,給柳州的10多家企業不僅全部活了下來,而且如今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佼佼者。究其原因,是柳州不斷推進産品創新。

  從“一台車”看柳州傳統工業振興

  去年,柳州的汽車産量達253萬輛,將近全國汽車總産量的9%,是全國第三大汽車生産城市。柳州市區人口200萬人,平均每人每年生産1.2輛汽車。

  柳州車企不僅在青島、重慶有製造工廠,還遠涉重洋到印尼建廠,散裝出口到了南美,技術則出口到了印度、埃及。在我國,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總能看到五菱之光、五菱榮光、五菱宏光等“神車”,而這些車都産自柳州。

  總部位於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已連續12年位居中國産量最大的車企。脫胎于1958年建立的柳州拖拉機廠,這家企業經歷過發展的陣痛:改革開放初期,土地包産到戶,拖拉機滯銷,曾依靠生産縫紉機維繫生存;新世紀初,面對微型車市場的競爭態勢,廣西決策層不惜將企業75%的股權無償轉讓給上海汽車集團,促成與上汽集團、美國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的“中中外”合作。

  曾瀕臨生死邊緣的他們更懂得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造百姓喜愛的車”是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的企業理念,正是秉承這一理念,企業不斷研發新産品、調整産品結構,不斷做大做強。從本世紀初年産汽車10萬輛的西部小廠,一躍成為我國汽車産量最大的單一汽車企業,成就了1800萬輛的市場保有量。

  上汽通用五菱長期穩居國內“微車老大”的位置。但隨著消費水準的提升,微型商用車正以每年20%速度下滑。早在2011年,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就已預測到這一趨勢,加強了研發力度,自主開發寶駿品牌,生産轎車、SUV、MPV等乘用車車型。去年,公司乘用車銷量155.8萬輛,佔總銷量的72%,已成為主流的乘用車車企。

  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公司的中國微車噪聲提案成功寫入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汽車法規,中國車企首次改寫歐洲汽車標準;通過向通用公司在埃及和印度的工廠輸出五菱宏光、榮光車型,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收取通用公司技術提成費,實現了知識産權費由“繳”到“收”的轉變。更讓柳州汽車人自豪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印尼工廠去年7月竣工投産,挂“五菱”商標的汽車將在海外製造。

  從“一碗粉”看柳州的新興産業崛起

  柳州有一種小吃,而今已家喻戶曉,叫做柳州螺螄粉,其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吸引了眾多食客。在網上,它早已成為“網紅”,被萬千粉絲追捧,還遠銷歐美國家。僅今年“雙十一”,就網銷2000多萬袋,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

  或許很多人不會想到,螺螄粉的歷史僅有短短40年。而螺螄粉從“現煮堂食”變成袋裝食品利用網絡銷售,僅有4年時間。

  在2014年以前,想吃地道的螺螄粉只能到當地的實體店。隨著食品技術的改進,2014年底,柳州第一家做螺螄粉預包裝的生産企業誕生,拉開了螺螄粉俏銷全球的“網紅”之路。這一供給側的改革,加上“互聯網+”的推動,讓螺螄粉成為了“可以快遞的鄉愁”,遠在他鄉的人們在家裏也能品嘗到正宗的柳州螺螄粉。

  柳州以此為食品工業的突破口,以工業化的思維推進螺螄粉産業供給側改革:推動建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設立螺螄粉檢驗檢測中心、申請柳州螺螄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開闢螺螄粉産業園區、建立螺螄粉原材料基地……一系列舉措推動了螺螄粉産業的規模化、産業化。

  供給側的小小的改變,讓螺螄粉走出柳州,走向世界。“我們共有7批35萬包螺螄粉批量出口美國,在當地超市以每包4美元左右的價格銷售,市場供不應求。”作為柳州螺螄粉首家企業自營出口美國的企業,柳州市螺狀元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清石告訴記者。目前,已有16家企業獲得出口資質,産品遠銷美國、德國、荷蘭、英國等國家。

  柳州將螺螄粉産業作為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龍頭産業來推動。時下,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大苗山深處4000畝稻田裏,大山泉水滋養的螺螄陸續豐收上市。據了解,柳州市近年來大力發展螺螄粉産業,帶動原料基地貧困戶4500余戶,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政府搞工業園區,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除了做螺螄粉以外,還鼓勵養殖螺螄,製作酸筍、腐竹,把産業做起來,同時制定標準規範市場。這是工業城市辦的事。”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説。如今,柳州螺螄粉從“小米粉”走上了地方特色經濟“大産業”的道路,正朝著“百億産業”的戰略目標加速邁進。

  高品質發展讓柳州企業不斷創新

  柳州建立了一座工業歷史博物館,見證柳州工業發展軌跡。其中有一幅油畫,講述的是1958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來到柳州火車站的場景,這些建設者大多來自上海。正是這些建設者,播下了柳州乃至廣西工業的種子。而今,當年佈局的10家企業都還存在,從柳州拖拉機廠脫胎出來的不僅有上汽通用五菱,還有廣西汽車集團,都是柳州乃至廣西重要的工業企業。還有柳鋼、柳工等企業也是當年建設的。

  1958年,根據中央的決定,上海華東鋼鐵建築廠相關的設備和人員陸續到達廣西柳州,建設“柳州建築機械製造廠”,這就是柳工的前身,孕育了中國第一台裝載機。在激烈的工程機械市場競爭中,柳工從2003年就喊出“世界柳工 源自中國”的口號,著力打造國際化的柳工。

  如今,柳工已在印度、波蘭、巴西設立製造工廠,構建了亞太、北美、歐洲等8家行銷型子公司,1家北京辦事處,8個海外配件中心的全球佈局,在12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10多家海外經銷商。從地處西南邊陲的“支邊小廠”,到今天擁有幾乎涉及工程機械全部産品線的大集團,柳工實現了從“出口貿易”到“國際行銷”再到“國際製造”的嬗變。

  “我們的産品已經打入美國、歐洲高端市場,目的就是為了對標國際最先進的水準。”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説。

  今年前三季度,柳鋼集團利潤突破80億,為建廠60年來最好。柳鋼集團董事長潘世慶表示,秘訣在於柳鋼在降本增效同時大力推進産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貼市場加大新産品研發力度,重點做好品種鋼生産,擴大有效供給,提高有效産能。

  “每個零件的精確誤差必須小于0.15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的1/50。”柳南區河西工業園內,柳州科路測量儀器公司品質控制部員工覃唐超在三坐標檢測儀前一絲不茍地測量零部件的精度。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正是憑著精益求精的質控和品控,産品暢銷國際市場,應用在日本新幹線及亞非國家鐵路上,成為中國鐵路專用計量器具的品牌,是行業內的“隱形冠軍”。

  柳州努力通過供給側改革,實現高品質發展。今年1月,柳州成為廣西首個“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今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在柳州召開推進柳州市工業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製造城現場會,強調要真抓實幹,迎難而上,全力推動柳州早日建成萬億工業強市,助推全區經濟高品質發展。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要求柳州市要以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抓住機遇、攻堅克難,著力推動工業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進一步鞏固提升柳州作為西南工業重鎮的地位,為全區工業高品質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柳州緊抓機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智慧化改造為抓手,加快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聚焦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構建具有柳州特色的製造業發展新體系,奮力建設高端、智慧、綠色、高效的現代製造城,到2025年工業總産值突破1萬億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