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廣西新聞網副總經理毛俊連、南寧市青秀區民政局副局長陳小龍、南湖街道辦副主任謝意在“智慧南湖”平臺上線試運行培訓會上作動員講話。廣西新聞網記者 劉家財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8日訊(記者黃佳君 劉家財)如何推動新時代社區治理創新,提升社區工作人員工作效率,減輕工作負擔?如何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生活需求?18日,南寧市南湖街道辦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以下簡稱“智慧南湖”平臺)上線試運行。該平臺具備政務服務、社區治理、便民服務三大功能,使社區工作人員便捷採集和管理社區各類數據,居民在辦證、生活消費方面更便利。
“智慧南湖”平臺由南寧市民政局、南寧市青秀區民政局聯合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廣西新聞網打造。在試運行期間,市民均可登錄該平臺試用,如果發現有不完善之處,可以向廣西新聞網進行反饋。平臺收取各方意見後將進行優化完善,預計2019年4月正式上線,廣西新聞網將舉行平臺上線新聞發佈會,邀請中央駐桂媒體、自治區級媒體以及南寧市級媒體採訪報道。
萬能數據表單 解決社區痛點
據了解,“智慧南湖”平臺為南寧市“智慧社區”的試點項目,該平臺為南湖街道辦及所轄的8個社區、2個村委日常工作提供業務全流程信息化、社區管理網絡化的有效支撐手段。
為解決社區以往沒有平臺沉澱數據的痛點,平臺在政務服務模組建設“萬能數據表單”,囊括社區居民信息、小區物業、小區業委會、便民商家、社區企業、社區網格化管理、微心願、志願者數據等信息的採集、錄入、儲存和查詢。平臺形成數據源,成為社區集中採集、共享校核、及時更新的“大數據平臺”。
此外,“智慧南湖”平臺推出“手機拍照或視頻”遠程核查功能,實現領取高齡津貼的老人自己或家屬拍攝照片或視頻上傳到平臺,進行自動生存核查,不需要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電話一一核查,大大減輕社區工作人員負擔。社區工作人員還可通過手機移動辦公,掃描居民身份證件,平臺可自動沉澱身份證信息,使社區工作更高效便捷。

南湖街道辦管轄的8個社區、2個村委的負責人參加培訓。廣西新聞網記者 劉家財攝
匯聚各方力量 參與社區治理
“智慧南湖”平臺不僅為社區與居民建立連接,還將整合社會組織、物業公司、教育機構、愛心企業等各種資源,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充分發揮各方主體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平臺開設“民主議事”模組,發動居民共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討論及建議。居民可以將在社區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平臺反映給社區,由社區聯合有關部門進行解決。在“微心願”模組,社區居民可以在平臺上發佈求助,愛心人士回應需求,實現鄰裡互助。
平臺將建立社區誠信服務商聯盟,通過跨界融合,形成全産業鏈上下良性互動機制,將在更為智慧、更簡單更有效率的服務模式下,更充分挖掘出各方服務的潛能,形成社區服務生態圈,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

社區負責人在認真學習平臺的應用。廣西新聞網記者 劉家財攝
居民生活消費 更加便捷安全
“智慧南湖”平臺可實現居民足不出戶,在線進行黨費繳納、手機話費、車票、加油卡、水電煤等充值繳費。平臺還引進成熟的生鮮電商為居民提供各種品質蔬菜、水果、海鮮肉類等生鮮産品,讓居民享受到健康、實惠的美味佳肴,真正將社區生鮮打造成為政府的“社區菜籃子工程”。平臺還將整合小區周邊的各類商家,為小區居民提供就近服務,包括周邊商店、飯店、小吃店等商家信息,水電報修、廢舊回收等信息。
“在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試運行的基礎上,我們將繼續推進‘智慧南湖’平臺提檔升級,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和功能,廣泛吸納社會組織、社區服務企業資源,促進社區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願服務的有機融合和系統集成。”南寧市青秀區民政局副局長陳小龍介紹。
廣西新聞網副總經理毛俊連表示,廣西新聞網作為全國重點新聞網站,依託廣西日報社“廣西雲”融媒體生態系統“報、網、微、端”強大宣傳資源,在廣西新聞網全平臺全面開展“智慧南湖”平臺運營推廣,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斷提高平臺使用度、活躍度和影響力。

“智慧南湖”移動端App首頁

“智慧南湖”移動端App下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