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邊境“普法歌” 唱出新花樣 ——憑祥法院開展邊關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紀實
廣西日報  2019-01-21 11:49:20

  普法視點

  本報記者 李家健 通訊員 黃舒萍

  為深化沿線邊境村屯法制宣傳工作,切實提高邊民法律意識,維護邊境村寨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憑祥法院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法治宣傳教育新模式,唱響了一首邊疆普法新歌,讓邊境群眾聽得明、看得懂、學得會、記得住、用得上。

  “菜單式普法”出實效

  以前的普法方式大多是“法官講什麼,群眾就聽什麼”,這種方式效果有限,也無法滿足新時代裏人民群眾懂法學法用法的需求。對此,憑祥法院探索推行“菜單式普法”,深入百姓群眾,了解並記錄群眾司法需求,量身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普法菜單”,逐漸從“我講什麼,你聽什麼”向“你需要什麼,我講什麼”進行轉變。

  冷應洪是憑祥法院浦寨邊境貿易巡迴法庭庭長,過去經手的案件以涉貨物運輸、買賣等小額糾紛為主,近年來承辦的涉電商糾紛逐漸增多。於是,他針對線上電商平臺的經營和行銷過程容易發生的矛盾糾紛等問題,對買賣合同、經營者與買受人相關問題做相關的法律知識普及,依法引導經營者們合法經營、堵塞漏洞。

  “法院主動送法給我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們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實用性很強,我們受益匪淺。”一次“送法進電商企業”活動後,該市電商協會會長吳飛平給予了好評。

  “法治邊關行”接地氣

  一張桌子,兩張板凳,鮮紅的橫幅,醒目的“送法進村屯”“送法進軍營”“送法進紅木企業”字樣——這是憑祥法院法律“法治邊關行”活動的形式之一,看似小而簡單的設置,卻解決了不少邊民的法律難題。

  該院將女法官送憲法暨“鄉村振興 巾幗行動”脫貧故事進村屯活動打造為“法治邊關行”的亮點之一。法官韋珍從平時辦案的案例中選取了貼近“鄉村振興”的素材,採用“你聽我講你來猜”的方式,將普法寓教于樂。此種接地氣的方式,獲得了村民的一致點讚。

  “我們平時對法律知識學習太少,今天法官來我們村給我們上課,還用脫貧故事鼓勵我們,很有意義。希望法官們以後能常來開展這類活動。”一次“送法進村屯”活動後,連全村村委婦女主任黃愛麗對法官再次發出邀請。

  “無聲”法治文化沁人心

  一個個法治宣傳陣地,一塊塊真實案例展板,一個個法院特色文藝節目,營造出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也在潛移默化中根植到群眾的腦海和心間。

  為大力培育法治陣地,憑祥法院成立“司法服務電商産業工作站”“婦女兒童維權崗”“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重要節點,舉辦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活動。該院還結合審理工作中碰到的民事案件、執行案件等,創作出精彩的普法作品,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形式,宣傳法律知識。

  近年來,憑祥法院加大推行新媒體普法的力度,開闢“正能量憑祥法院”欄目,靈活運用微信公眾號以案説法,形成了一股新媒體普法的新風。2018年,一條在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的關於失信被執行人的普法信息引來4.1萬餘人次閱讀,産生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