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托車返鄉大軍”:滿載著故事 踏上回家路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2-02 14:15:02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王功孝):一條全長2220千米的321國道,經過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4個省份。作為交通要道,每年春節前夕,這條國道上都會出現一批摩托車返鄉大軍。隨著摩托車的前行,那些身著雨衣、腳裹塑膠袋的騎行者們將載著他們務工一年來的汗水與收穫,踏上回鄉的征程。

  1月21日,2019年春運首日。在321國道廣東往廣西方向3.5公里的中石化加油站,每年交警部門都會在此設立春運服務站,供騎摩托車返鄉過年的農民工落腳休息。

  春運開始後,不少來自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會騎著摩托車返鄉,因而被形象地稱為“摩托車返鄉大軍”。

  “摩托車返鄉大軍”:滿載著故事 踏上回家路

  行駛在321國道上的“摩托車返鄉大軍” 攝影 龍貴

  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萬秀區大隊隊長陳呈表示,由於春運搶票大多在網絡上進行,許多務工人員因此受限,一票難求,而且有不少人的老家不通鐵路,因此摩托車出行方式對不少外出務工人員來説是既方便又快捷的選擇。 

  身穿雨衣腳裹塑膠袋的“摩托車返鄉大軍”

  1月27日,梧州白天最高氣溫21℃,對劉日雄來説,這樣的天氣最合適騎車上路。當天淩晨5點多,他從中山出發時,天還是黑的,抵達梧州服務站時已是正午時分。再過三四個小時,他將抵達他的老家——貴港市平南縣。

  在廣東當焊工的劉日雄,為了能多掙點錢,加班到晚上八九點是常有的事。因為,他的肩膀上還擔負著兩個孩子讀書的學費、生活費。他的女兒在賀州念中學,兒子則在北海上大學。當提及今年讀大二的兒子時,他打趣地説:“再過兩年,也準備給兒子討個媳婦,也要好多錢。”

  外出務工以來,劉日雄夫婦基本上每年都會路過這個春運服務站並停下來歇息。在前些年春運返鄉時,劉日雄夫婦曾遭遇下雨天,為了防雨擋塵,夫婦兩人都套上了雨衣,他的妻子還在腳上裹起了塑膠袋。像這樣身上套著雨衣,腳下裹塑膠袋的景象在服務站裏並不少見。

  “摩托車返鄉大軍”:滿載著故事 踏上回家路

  行駛在321國道上的“摩托車返鄉大軍” 攝影 龍貴  

 一對堂兄弟的“返鄉路”

  在廣東某製衣廠打工的陳小東也是貴港平南人,與劉日雄不同的是,他與他的堂弟結伴返鄉。兩個家庭、兩對夫婦、兩輛摩托,從中山到平南400多公里的旅途中,陳小東兄弟倆互相照應著,讓行程不再顯得那麼孤單。

  在服務站休息時,陳小東身上還穿著印有“某某製衣廠”的廠衣,溫暖的陽光打在他黝黑的臉龐上,他説:“今年掙了幾萬塊錢回家過年,很開心,現在就想趕緊回家抱抱小孫子。”言語間透露著回家看望孫子的喜悅。

  由於老家不通動車,為了方便,陳小東兄弟倆選擇騎摩托車回家過年。陳小東兄弟倆在服務站各自領取了一張免費的無限流量行動電話卡。此外,服務站裏還免費提供麵包、速食麵、春聯等愛心物品。

  “摩托車返鄉大軍”:滿載著故事 踏上回家路

  休息結束後準備繼續趕路的“摩托車返鄉大軍” 攝影 龍貴

  據一位梧州籍的返鄉人員介紹,從中山到梧州,大概需要耗費一輛摩托車整箱的汽油。不少騎手從廣東返回廣西,經過此處汽油也差不多耗盡,便選擇到驛站給車子加油同時稍作休息。

  在春運的人潮中,活躍在粵桂兩地的“摩托車返鄉大軍”規模在逐年減少。據梧州市交警部門統計,途經梧州市東出口的春運摩托車流量從2013年的25萬輛減少至2018年的5.5萬輛,預計今年將比去年減少約5000輛。

  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萬秀區大隊隊長陳呈對近兩年“摩托車返鄉大軍”進行了觀察。他説:“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現在開的摩托車是越來越好了,安全性能越來越高。”

      年關將近,活躍在粵桂兩地間的“摩托車返鄉大軍”會越來越多。對於每一位“摩托車返鄉者”來説,一路的風塵僕僕不過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洗禮,即使辛苦也抵擋不住回家的喜悅。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