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城港上思:一雙巧手傳承非遺“舞鹿”工藝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3-12 16:44:23

防城港上思:一雙巧手傳承非遺“舞鹿”工藝

岳建霄正在製作"舞鹿"道具 攝影 唐穎倩

防城港上思:一雙巧手傳承非遺“舞鹿”工藝

岳建霄正在製作鹿頭 攝影 唐穎倩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唐穎倩):近日,防城港市上思縣文化館外,壯民岳建霄正神情專注地製作“舞鹿”的道具。只見粗細勻稱的竹子在他手中圍合交錯、縱橫相壓,不一會,一個鹿頭框架就出現在大家眼前。竹子纖細的美感、岳建霄絕妙的傳統手工藝令人讚嘆。

防城港上思:一雙巧手傳承非遺“舞鹿”工藝

上思孩童舞鹿 供圖 上思縣委宣傳部

  “舞鹿”是是上思縣壯族居民喜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祝福舞蹈,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舞鹿”主要由舞蹈、鑼鼓演奏組成,寄託人們對平安、吉祥、和睦、幸福的願望。“舞鹿”的舞蹈一般由青少年跳,上思壯民認為,少年兒童天真無邪、言行純真,孩童的“鹿舞”寓意特別吉祥。由於鹿與“祿”諧音,“舞鹿”因被當地群眾視為寓意吉祥的民俗表演而備受喜愛。  

  岳建霄説:“‘舞鹿’道具的製作包括編竹、糊紙、畫畫等步驟,整個過程需要2到3天。受多種因素影響,'舞鹿'的民俗活動一度漸趨衰落,會製作‘舞鹿’道具的人也少之又少。近年來,在上思當地文化部門、民間有識之士共同努力下,舞鹿等民俗文化才得以傳承。”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