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産業作支撐 貴港港北區貧困村蛻變美麗村
中新網  2019-04-11 15:23:52

  摘要提示:

  中新網廣西新聞4月11日電(陸宏夏)“書記,我種的百香果開花了,不久就會長果待成熟上市。”4月9日,貴港市港北區武樂鎮東南村的聶有志在地裏看著朵朵百香果花,高興地打電話給駐村第一書記盧業章分享喜悅。

  聶有志之前做收購百香果的生意,對百香果的行情比較了解。他説,去年年底盧業章多次動員他種百香果,今年年初幫協調村民流轉土地,“今年試種100多畝,成立合作社帶動村民一起種,還繼續收購百香果,保障百香果銷路。”

  東南村大多數農戶種植甘蔗,為何動員經濟能人帶村民種植百香果呢?盧業章算了一筆賬:甘蔗畝産6噸,一噸500元,畝産約3000元;而百香果畝産2500公斤左右,平均每公斤6元,畝産約15000元。這樣一來,一畝地種百香果比種甘蔗多收益1萬多元,百香果的收益比種甘蔗的經濟收益更可觀。目前,全村種植百香果300多畝。

  東南村曾是貧困村,共有農戶910戶,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86戶375人。位置偏僻、缺乏支柱産業、缺乏勞動力曾是這裡的“窮根”。

  隨著貴梧高速貴港東收費站建成使用,東南村距離收費站不到10公里,貨車從村裏出發僅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高速路口。第一書記盧業章和駐村工作隊員駐村以來,把引導和推動全村種植結構調整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尋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我們按照培育富裕戶、帶動中間戶、扶助貧困戶、轉化後進戶、壯大村集體的産業發展路子,實行‘村兩委+合作社(公司)+農戶’、‘村兩委+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鼓勵和引導貧困戶採取扶貧資金、土地、勞動力等方式入股産業基地,形成橘紅、優質稻、牧草、百香果、生豬特色産業。”盧業章説,目前該村成功摘掉“貧困村”帽子。

  在東南村橘紅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裏,綠油油的橘紅植株長勢良好,已開花結果。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流轉16戶貧困戶土地30多畝,還聘請貧困勞動力,增加他們的收入。下一步引導有能力的貧困戶自種橘紅,基地幫找銷路,讓貧困群眾獲得更大收益。

  産業發展為東南村注入新活力。為了改善村容村貌,盧業章書記跑部門爭項目,積極籌集資金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僅2018年就修建水泥路5.87公里。如今,水泥路不僅直通農戶家,還盤繞各個種植基地,助力農業産業加快發展。

  盧業章還積極聯繫愛心企業,匯聚力量幫助困難群眾和貧困學子,為他們送去急需的生活物資和學習用品,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僅去年就有18家企業到村裏開展扶貧濟困活動。近日,又有愛心企業到東南村開展扶貧濟困活動,為12名困難群眾發放愛心物質,為村民提供義診服務。村民劉仕英因患上白內障眼疾,生活很不便,可因家裏貧窮一直沒做手術。盧業章就聯繫部門和企業,免費為她做手術。劉仕英説:“書記為我們做了不少實事,安裝路燈、修水泥路、發展産業,一心一意為群眾謀實惠,打心裏感謝他。”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