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淩雲:扶貧小車間 脫貧“夢工廠”
人民網  2019-05-06 17:43:11

  “離家的孩子出門在外頭,沒有那好日子也沒有好年”。回首上世紀90年代,曾一首《流浪歌》紅遍大江南北,唱出了每一位外出務工者的心酸與苦楚。但在如今的廣西淩雲縣,這樣的日子已漸行漸遠。在淩雲縣的各個扶貧車間裏,有許多忙碌的工人,他們大多數都是來自該縣1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貧困戶,這裡有許多歡聲笑語。這些扶貧車間,不僅讓他們足不出縣就能在家門口“上班”,能照顧一家老小,實現了穩定就業,成功融入城裏人的生活。

  去年以來,淩雲縣緊緊圍繞“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標,在全縣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加大“扶貧車間”建設力度,目前累計建成扶貧車間6個,吸納就業人員33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3人。該縣緊扣“就業脫貧”,採取“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就業扶貧新模式,出臺各種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到各個安置點設置加工點,幫助搬遷安置點搬遷戶以及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並對“扶貧車間”吸納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進行了“傳、幫、帶”實地培訓,有效的促進了貧困勞動力對技術的掌握,進一步提高了扶貧車間的生産效率,有效助推了全縣脫貧摘帽。

  小小車間 脫貧大舞臺

  去年剛搬進鎮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房的加尤鎮央裏村貧困戶王豐愛,愛人陳美玲就在小區旁邊的鞋廠上班,他自己在縣城做起了小工頭,每月固定收入有5000元。談起扶貧車間,一直滔滔不絕。“以前,做夢都不敢想在縣城有套自己的房!如今,生活好了,我們也真正融入了城市生活,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在宏順電子廠上班的貧困戶左雪琴説,以前只能在家依靠種植,看天吃飯,現在在電子廠上班,不僅能為家裏掙了錢,現在還慢慢學習到很多知識和技能。左雪琴所在的電子廠是計件發工資的,她目前還是新手,每個月有2000元左右。“接下來,我儘快熟練操作,有空的時候多加班,爭取月工資能拿到2500元到3000元!”

  今年28歲的陳美仙是泗城鎮洋妹村的貧困戶,丈夫前兩年在幹活時候不慎摔傷了腰,現在幹不了重活,家裏又有兩個小孩在上小學,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務工的陳美仙便到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上班。“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又能照顧家庭,雖然電子廠不大,但它給了我們新生活的希望,只要勤勞肯幹,就會有收入,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陳美仙説。

  宏順電子廠經理馮廷禹告訴我們,原來他在廣東打工,接到訂單後便帶著積蓄回到淩雲開辦電子廠,為家鄉脫貧貢獻自己力量。目前剛開始創業,雖然工資不高,但是能幫助到貧困戶增加收入,為此而感到自豪!馮廷禹表示,接下來不斷擴大規模,把更多的貧困戶勞動力招進來工作,把扶貧車間打造成為脫貧的大舞臺。

  合作社成脫貧“夢工廠”

  在加尤鎮央裏村弄桃浩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幾十個工人正在果地裏搭線、摘果、修枝,忙的不可開交。據了解,該種果合作社佔地200畝左右,主要種植的果樹有百香果、葡萄、八月瓜、黑老虎、桑葚、草莓等,一年可獲利70萬左右。

  央裏村貧困戶萬樹英告訴我們,為了照顧家裏老人小孩,便到合作社上班,每個月收入有1800元,平時農忙時節還能管好自家生産。和萬樹英一樣,同村貧困戶陳發猛也在扶貧車間上班。他説:“平時農忙的時候先把自己家的幾畝地種完,然後再到種果車間來上班,一天工作8小時,收入100元,現在有活幹了,生活充實了,錢袋子也鼓了!”

  據弄桃浩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小明介紹,基地共有65個工人,其中貧困戶21個,已經脫貧摘帽的17個。

  種菌大棚點亮致富新希望

  在淩雲縣邏樓鎮農貿市場安置點附近的田間地頭,百香果種植園、園平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扶貧車間紛紛點亮了貧困戶致富奔康的新希望。

  走進園平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幹得熱火朝天。“現在,我們正在做培菌的基礎工作,下個月就開始上市,每天可以收成500斤左右。目前,車間26個貧困戶勞動力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增加人手。”車間負責人劉承壽介紹。

  在種菌車間上班3年的敏村村貧困戶付永波自豪地説:“我在家門口掙了70000元啦!去年就脫貧了!”

  “園平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小小菌棚,卻大大地促進了村貧困戶的增收,讓更多貧困戶走上脫貧的道路。”敏村村黨支部書記劉承珍説。(龐革平、祝有慧、文道懿)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