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一條帶動減貧的好路子
廣西日報  2019-05-31 09:23:04

  本報記者 韋繼川

  在粵桂扶貧協作中,兩省區創新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帶領貧困地區走出一條帶動減貧的好路子。

  深化粵桂協作,凝聚培育合力。粵桂兩省區簽訂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協議,廣西負責選定培育對象,廣東負責培訓及技術、品牌、市場、銷售、物流等後續扶持,以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九江河清培訓基地為依託,採取致富帶頭人培育跟著産業培育走的“雙培育”模式,並加強在購銷意向、企業對接、創業合作等方面對接,紮實推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項目。其中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組投入近百萬元資金幫扶廣西貧困地區舉辦7期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目前,全區通過粵桂扶貧協作平臺共培育致富帶頭人2590名,創業成功663人,帶動貧困戶脫貧3.6萬多人,有力地促進了脫貧攻堅。

  建立工作機制,強化政策保障。我區將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納入績效考評,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層層傳導壓力,將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縣、到村。同時,制定出臺了《廣西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實施意見》《關於開展支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行動實施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鼓勵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自主創業工作方案》等文件,在資金補助、貸款貼息、農業保險、品牌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不斷優化創業環境。

  夯實培育平臺,建立人才隊伍。全區面向社會公開選定自治區級培訓基地5個、市級21個,培訓範圍覆蓋全區各貧困縣。充分發揮廣東人才優勢,在全區範圍內,整合行業專家、優秀企業家等人才資源,為致富帶頭人培訓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師資保障。通過走訪、網絡和電話聯繫、座談等方式,動員12萬多返鄉人員留鄉就業創業。篩選了一批以村幹部、新型職業農民、種養能手、加工大戶、電商人才、農村經紀人、能工巧匠、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優秀村官、農家樂經營業主等為重點的創業帶頭人,建立了人才庫。

  培育典型,發揮示範效應。我區與廣東通力合作,以上林縣為試點,探索出“兩培兩帶兩促”致富帶頭人培育的“上林模式”,實現組織建設與人才培養、産業發展與脫貧致富的無縫銜接。該模式即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和扶貧特色産業,帶動貧困戶和貧困村增收脫貧,促進本土人才回歸和貧困村基層黨建。2018年3月,國務院扶貧辦在上林縣召開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工作現場會,向全國推廣上林經驗。全區各地紛紛學習效倣,帶動貧困村上百個、貧困戶上萬戶,形成了“縣縣比上林、縣縣學上林、縣縣趕上林”的濃厚氛圍。深圳市對口幫扶百色、河池于當年12月17日掛牌成立深圳市裝備式建築實訓基地,組織45名致富帶頭人進行培訓。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