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左力推蔗葉養牛産業扶貧
廣西日報  2019-06-13 10:20:28

  本報崇左訊 (記者/莫迪 通訊員/陸振波)6月8日,天氣炎熱。陳壽忠仍牽著黃牛走在田間地頭,讓牛吃草。這是他養的第3頭牛。

  59歲的陳壽忠是寧明縣北江鄉法奎村理明屯的貧困戶,2017年8月他把5000元扶貧産業基金“抵押”在駱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領回一頭黃牛散養,約定牛增重每公斤可獲利24元。閒時撿回蔗葉,再用米糠和剩粥等攪拌,當作飼料餵養,牛兒成了他能獲利的移動“銀行”。

  在崇左市,像他一樣“趕著牛兒奔富路”的貧困戶有成千上萬人,牛存欄達33.26萬頭。

  崇左每年甘蔗種植面積保持在400萬畝以上,尾葉産量400萬噸以上,加上玉米、木薯、花生藤等農作物秸稈,年産農作物秸稈700萬噸以上,經過初加工後,可以滿足70萬頭牛一年的青飼料用量。

  這讓蔗葉養牛産業化成為可能。

  從2016年開始,崇左市大力發展蔗葉養牛産業,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3900萬元資金專門用於扶持牛羊養殖,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帶動農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目前已建立專業合作社196個,覆蓋貧困村211個,人均增收700元以上。

  天等縣南嶺村養牛能人勞紹般在政府扶持下建起養殖小區,帶動8戶貧困戶成立犇犇養殖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貧困戶以養殖場地、技術等“挂靠託管”合作社的方式參與産業發展,享受養殖能人以及相關部門在養牛技術、防疫等方面的培訓指導,提升自己的“造血功能”。

  貧困戶黃克鋒在合作社學到養牛管理和防疫技術後,就在自家旁邊建了300平方米的養牛小區,帶動本村3戶貧困戶參與養牛。

  據悉,每頭牛每年可獲利5000-6000元。在養殖能人示範帶動下,該市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投身其中。

  為充分利用甘蔗尾葉等秸稈資源,發展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的生態經濟,提高甘蔗産業的綜合效益,6月11日,崇左市與中禾恒瑞集團有限公司簽約,共推蔗葉養牛産業扶貧項目,計劃總投資27億元,按存欄5萬頭純種安格斯能繁母牛和年出欄4.5萬頭育肥牛的規模規劃建設。

  據悉,中禾恒瑞是國內第一家高端肉牛全産業鏈集團,目標是在崇左市建設中國最大的肉牛基地,邀請國家現代農業(肉牛牦牛)産業技術體系的專家,為蔗葉養牛提供技術支撐,實現畜牧業的智慧化、數據化,建立完善的現代化肉牛産業體系。該集團計劃用3年時間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共融發展模式,帶動更多農戶參與肉牛産業,將崇左打造成為中國高端牛肉供應的安全戰略基地。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