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寧訊 (記者/李新雄)“好吃、好種、好看、好賣,被稱為優質稻米的‘四好’原則。我們正努力選育出更多的‘四好’稻種。”廣西農科院黨組書記、院長鄧國富6月23日在“全國第十八屆水稻優質高産理論與技術研討會”上説。這也是該院水稻團隊今後的奮鬥目標。
當天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稻專家500多人匯聚一堂,圍繞如何實現水稻優質高産、如何依靠科技創新提升水稻育種和栽培水準等主題獻計獻策。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宋寶安、張洪程分別作了“我國的優質粳稻生産”“綠色農藥研究現狀與展望”“長江經濟帶水稻生産綠色發展探討”主旨演講。
廣西歷史上一直是我國稻米主産區之一,常年播種面積3000萬畝左右,佔全國的7.0%。近年來,廣西雜交水稻優質化育種走在全國前列,先後育成青優998、秋優1025等一批達到國標優質米標準的雜交稻品種,大大提高了廣西稻米在華南稻區市場的競爭力。在超級稻選育方面,廣西先後育成的桂兩優2號等6個品種被認定為超級稻。首創了年畝産達1400公斤左右的“一年雙超三熟”種植新模式。以豐田優553為主體的豐田1A系列超級稻品種,以1550萬元成功轉讓。
院士專家均表示,水稻産業的供給側改革,核心問題是培育優質高效、高産穩産、綠色安全的水稻新品種。通過大力發展優質稻米,調整産業結構,確保水稻産業的穩步健康發展和國家的糧食安全。今後水稻專家們的育種目標既要高産優質,還要抗多種病蟲,耐逆性強,同時也要適合機械化等輕簡化栽培生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