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龍勝:實現紅軍讓各族群眾過上好日子的承諾
廣西日報  2019-07-11 08:53:00

龍勝:實現紅軍讓各族群眾過上好日子的承諾

遊客在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梯田景區觀賞日出景觀。 潘志祥/攝

  85年前,中央紅軍長征進入龍勝,他們百折不撓、不勝不休的精神激勵著各族人民奮發向上。如今,龍勝大力弘揚長征精神,一舉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龍勝各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5年底全縣有貧困村59個,貧困人口29415人,貧困發生率為18.7%,扶貧任務十分艱巨。該縣堅持“生態、旅遊、扶貧”三位一體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助力脫貧攻堅。2016年、2017年、2018年連續三年榮獲全區縣級黨委、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的等次。2018年底,貧困發生率降至1.86%。2019年4月,自治區政府批准龍勝脫貧摘帽,實現了紅軍當年讓各族群眾過上好日子的承諾。

  龍勝平等鎮龍坪侗寨有個遠近聞名的“紅軍樓”,原來叫“楊氏鼓樓”。85年前,紅軍經過這裡時發生了一場特務縱火案,在紅軍指戰員的幫助下,大半個龍坪侗寨村才得以保存下來,老百姓為了紀念紅軍就改叫“紅軍樓”,如今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紅色教育基地和旅遊點。在龍勝,像龍坪村這樣的村子還有不少。

  龍勝旅遊資源豐富,龍脊景區和“三月三”“曬衣節”“開耕節”等民族節慶已成為吸引遊客的金字招牌。如何充分發揮龍勝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與旅遊、扶貧工作無縫對接、深度融合,切實把旅遊的優勢轉化為脫貧的優勢,成為了龍勝全縣上下努力的目標。

  龍勝創新推出“景區輻射”“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村寨聯盟”“企業帶動”等模式,實現了旅遊扶貧從“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如龍脊鎮的大寨村民以梯田和民族村寨入股發展旅遊,僅2018年參與“旅遊合作社”分紅就達到670多萬元,最多一戶分得5.6萬元,最少的一戶也超萬元。全縣在龍脊至溫泉百里旅遊沿線上打造了20多個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點,惠及貧困人口2600多戶8000多人。

  目前,龍勝正在建設一條貫穿10個鄉鎮、80%行政村的生態旅遊扶貧大環線,其中有紅軍當年長征曾走過的6個鄉鎮。這條公路修成後,將把沿線景區景點、特色小鎮、民族村寨串點成線、串線成面,遊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感受當地的紅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更多貧困群眾都將因此受益。

  該縣縣委書記周卉表示,龍勝各族人民一定會繼續發揚長征精神,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推動各族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