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關於推進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解讀
廣西日報  2019-07-19 10:34:30

  本報記者 羅 琦

  職稱制度改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日前,我區發佈了《關於推進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稱《措施》),《措施》旨在為全面推進我區職稱制度改革、不斷提升職稱管理服務水準、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提供有力保障。

  “在當前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政策、破除人才評價‘四唯’標準、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等重大人才政策部署要求的形勢下,我區須提出進一步加強職稱工作改革的具體措施,才能發揮好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自治區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蔣劼表示。

  那麼,此次發佈的《措施》具體包含了哪些“幹貨”?我們一起來看看。

  A  下放評審權 ——讓用人的評人、評人的用人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腳知道;人才行不行,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

  《措施》明確:在全面下放高校職稱評審權限的基礎上,將市屬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系列副高級及以下職稱評審權下放到14個設區市及部分條件較為成熟的自治區主管部門;繼續給具備條件的設區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科研院所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充分調動用人單位自主評審的積極性;對具備條件的三甲醫院採取分類分批、逐步推開的方式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由自治區衛生系列職改部門提出方案後組織實施;鼓勵各市各系列將初、中級職稱評審權下放到縣(市、區)和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科學、分類評價專業技術人員。

  “積極推動職稱評審權下放,才能更好地突出用人單位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用人單位和社會組織作用,做到評以適用、以用促評。”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謝兆東表示。

  B  “網上辦”“網上評” ——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針對以往職稱評審申報資料多、評價週期長、結果反饋慢等問題,《措施》提出,要優化職稱評審信息系統,充分利用共享數據,實現“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讓申報人員減少提供證明材料。

  《措施》明確,對原職稱申報評審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現申報、評審網絡化,逐步實施專家庫管理、評委抽取、批復發證等網上辦理,為申報人員、申報單位及各級職改部門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

  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化職稱評審系統,不再要求提供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合格證,改由通過網絡數據共享,評審系統自動識別;凡是教育部學信網能夠查詢到的學歷證明,不再要求參評人員提供學歷證書等相關材料,僅需提供學歷證書編號等基本查詢信息;凡是通過職稱證書網在線審驗可以查詢共享的信息數據,不再要求參評人員提供職稱證書等相關材料,僅需提供職稱證書編號等基本查詢信息。

  “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進一步簡化優化申報流程和服務,實現在線申報、在線審核、在線評審、網上查詢、數據共享,切實增強人才獲得感。”謝兆東表示。

  C 差異化評價——量體裁衣、向基層傾斜

  量體裁衣靠尺子,評價人才看標準。

  改革就要奔著問題去、瞄準痛點改——《措施》要求,進一步完善評審條件,提高人才評價科學性:科學合理設置符合中小學教師隊伍實際的評審條件,對鄉村教師開展分類評價,探索實行縣以下鄉村教師“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評審機制;完善衛生系列評審條件,設置合理、側重於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評審條件,向臨床一線傾斜,設置更切合實際的縣級及以下工作經歷、業績成果等條件;完善農業系列評審條件,對基層應用型農業人才進一步淡化論文要求;探索郵政系統快遞工程技術人員、新型職業農民等新業態新領域職稱評審;修訂設置高校下放評審權後的基礎性條件,推行代表作制度,倡導學術新風,科學準確評價人才。

  謝兆東表示,在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評價標準上,繼續推進以職業屬性和崗位要求為基礎,開展分類評價,體現行業特色和專業特點,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同時,《措施》強調,繼續實施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直評高級職稱的“綠色通道”,充分發揮“綠色通道”在引進人才中的作用,讓專業技術人才引得進、評得上、流得動、用得活;探索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變動時在相近系列職稱之間的轉評互認,促進專業技術人才的融通發展;進一步暢通工程技術人才與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的“雙向通道”,在現有的技能人才職稱評審政策基礎上,探索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與技能等級的互認“通道”。

  此外,《措施》還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明確實行職稱評審向基層傾斜政策:對在鄉鎮累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0年及以上人員,可破學歷或資歷按評審條件參加職稱評審;對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員等重大任務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任務時間計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時間。

  D 提升服務水準 ——拓展服務領域、強化職稱證書監管

  此次《措施》,也對提升職稱服務工作水準提出新要求。

  一是轉變工作思路,拓展服務領域。推進職稱改革從體制內向體制外拓展,為不同群體專業技術人員做好職稱申報、評審服務,為我區非公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支撐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在職稱政策制定、評審實施、業務辦理等方面充分考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引進、培養人才提供服務。

  二是推行職稱電子證書,強化職稱證書監管。發揮職稱評審系統功能,在全區推行高、中、初級職稱電子證書,個人及有關單位自行列印,實現發證提速、監管加強及使用便利的目標。

  三是強化培訓,提升職稱評審服務水準。各級職改部門應大力提升服務水準,系列(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職稱評審工作業務培訓,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系列、衛生系列、工程系列等參評人數較多的系列,應逐級培訓職稱管理人員;各系列各高級評委會應通過網絡、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加強對評審專家業務培訓,每年組織一次以上入庫專家全員培訓。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