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藥飄香助脫貧——廣西寧明縣發展中草藥種植産業助推脫貧攻堅側記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7-31 15:15:49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近年來,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委、縣政府以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果為目標,積極引導、鼓勵農民群眾利用山多林廣的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全縣中草藥種植面積6.513萬畝,産業覆蓋貧困農戶1250戶,貧困戶種植1.22萬畝;預計2019年産值976萬元,涉及貧困農戶可實現戶均收入7808元。

  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産業

  近日,在那楠鄉那陶村候鳳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的葛根種植基地,該合作社社長寧候鳳正帶領工人在給葛根扶苗上架。寧候鳳從2016年開始種植葛根,從最開始的10畝擴種到了今年的50畝,還種植有天冬、莪術、牛大力等中草藥。

  2016年7月,由寧候鳳牽頭,通過“基地+黨員+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了那陶村候鳳中草藥種植合作社,共帶動周邊45戶農戶在荒地上種植中草藥。目前合作社種植總種植面積達210畝,規模還在逐步擴大。

  通過實施中草藥産業扶貧,促進貧困戶穩步增收,是寧明縣實施産業扶貧的一大特色。截至今年6月,寧明縣中草藥栽培面積共6.513萬畝,全縣已完成新增種植中草藥0.5萬畝,主要分佈在峙浪鄉、愛店鎮、桐棉鎮、那楠鄉、板棍鄉等山區鄉鎮。

  創新模式中草藥種植顯生機

    在發展中草藥種植過程中,寧明縣大力推進企業、合作社入駐經營模式,採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模式進行經營,農民以土地租賃、投工投勞等參與其中,帶動板棍、峙浪、愛店、桐棉、那楠等山區鄉鎮發展林下種植草藥,通過發展林下經濟促民增收致富。

  2016年,寧明縣板棍鄉引進海南省昌江立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雞骨草種植項目,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扶貧産業發展模式,帶動當地貧困戶發展中草藥種植及進入基地務工,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叫隘村雞骨草種植總面積近1200畝,産品遠銷玉林、安徽、廣州等地。

 多措並舉推動中草藥産業發展

  為了加快中草藥産業的發展,近年來,寧明縣制定了《寧明縣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寧明縣2017年中草藥種植實施方案》,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效益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示範基地建設為抓手、以科技為支撐,按照“適地、適時、適生、適種”的思路,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合理佈局,統籌規劃全縣中草藥種植。

    寧明縣按照“區域、規模、品牌”的原則,分區域做好中草藥發展總體規劃,合理佈局,打造“一帶兩中心六基地”,“一帶”即峙浪-愛店-桐棉-那楠-板棍萬畝百里林下中草藥種植帶;“兩中心”即中草藥良種繁育中心(城中鎮)、中醫藥邊關康養旅遊中心(愛店鎮);“六基地”,即峙浪、桐棉、那楠、板棍、愛店等鄉鎮打造一個50至100畝的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愛店打造中草藥加工、貿易、出口基地,逐步形成峙浪、愛店、桐棉、那楠、板棍等山區鄉鎮規模藥材産區。

  為更好促進中草藥産業發展,寧明縣充分利用廣西壯族自治區關於中草藥種植的“以獎代補”及其他扶持政策,制訂寧明縣扶持中草藥種植業發展政策,加大對中草藥種植的扶持力度,為中草藥種植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文 陸鐵山  劉華戀 編輯 林潔琪)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