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樹木園“一畝山林萬元錢”
廣西日報  2019-07-31 09:16:43

  本報南寧訊 (記者/袁琳 通訊員/許順斌 唐專國)7月29日,記者從南寧樹木園獲悉,從2016年開始實施“678+”桉樹延遲採伐計劃以來,該園的桉樹生長潛力不斷釋放,單産逐年提高,刷新歷史紀錄:2019年上半年全園已銷售桉樹1.63萬畝,銷售木材16.06萬立方米,平均畝出材達到9.85立方米。其中,8年生桉樹畝出材最高達到17.65立方米,實現了“一畝山林萬元錢”的目標。

  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桉樹研究所所長陳健波表示:數以萬畝桉樹畝均出材接近10立方米,8年生桉樹畝出材最高達17.65立方米,無論在全區還是在全國,都是難得見到的高産紀錄。

  據了解,“678+”桉樹延遲採伐計劃,即由原來的5年輪伐延長至6、7、8年或者更長年限輪伐,具體根據林分品質高低科學確定,低效林輪伐期為6年,達標林為7年,高效林為8年,精品林進一步增加年限,結合林分實際延長至9年甚至10年以上再採伐。

  經南寧樹木園調查對比測算,正常生長的桉樹前5年平均每年每畝出材1.4-1.8立方米,而5年以後平均每年每畝出材則達到2.0-2.5立方米,最高突破3立方米。桉樹營林投資基本在前5年完成,5年後的管護等成本大致80-90元/畝·年。根據這一特性,南寧樹木園結合不同林分長勢和投入産出比進行科學分析,合理確定不同時長的採伐年限,確保單位面積林地效益最大化。

  經統計,南寧樹木園2016年至2018年桉樹活立木銷售平均畝出材分別為7.02立方米、7.32立方米、8.73立方米,2019年上半年已銷售桉樹活立木銷售平均畝出材達到9.85立方米。桉樹延長採伐週期之後,年均生長量和年均經濟效益雙雙呈現“加速度”遞增規律,使桉樹“穩增長”變成了“增長穩”。

  南寧樹木園2019年5月的一塊伐區調查結果顯示,位於南寧樹木園新塘橋管理區居仁站的一片8年生桉樹林,平均畝出材量達到17.65立方米,按照目前南寧市木材市場價格測算,每畝銷售收入平均突破1萬元,除去木材採運和投資等成本,平均每畝利潤超過8000元,投資回報率高達450%。

  延長採伐時長,特別是精品林延長到10年採伐,相當於5年採伐的兩個輪伐期。實施5年採伐的桉樹林前4年林地內都需從事撫育作業,林中植被難以恢復,而延長輪伐期以後,林地基本不需進行撫育作業,林中植被有1-5年的自然修復期,留住了更多的綠水青山,實現了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目標。

  據悉,南寧樹木園桉林在實施延遲採伐計劃的同時,大力實施桉樹高産競賽林和高效精品林工程建設,間伐的桉林還套種珍貴樹種、鄉土樹種等,不斷提高木材單産,把達標林變成高效林,高效林變成精品林。南寧樹木園達標林標準為6年生桉樹平均畝出材8-10立方米,高效林標準為6年生桉樹平均畝出材10-12立方米,精品林標準為6年生桉樹平均畝出材12立方米以上。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