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前往作業地點 (謝四海/攝)
人民網欽州7月31日電 “戴好安全帽,檢查安全帶!一組清理橋墩支座,二組清理橋梁托架!開工!”連日來,廣西沿海地區高溫天氣持續著,室外最高氣溫升至35℃以上。在綿延的南防鐵路線上,欽州工務段欽州普鐵橋隧車間的橋隧工們堅守崗位,在熱浪滾滾下開展作業,維護著鐵路大動脈的安全。
南防線途經廣西欽州、茅嶺、防城港等地,每天開行50趟列車,全線共有橋101座,總長173公里,是廣西連接西南、中南地區的重要運輸通道,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欽州工務段欽州普鐵橋隧車間的橋隧工作隊,由28歲的橋梁工長曾柯程帶領,開展對南防線93公里871米處的大南大橋除銹作業,堪稱南防線上101座橋的“啄木鳥”。
“托架上的大銹粒子掉落時揚起的銹塵十分細小,很容易就進到眼裏、鼻子裏。雖然天氣炎熱,但是大家要注意戴好護目鏡和口罩。”曾柯程説。作業時,他們雙手緊握打磨機,鉚足了勁,“啄”向托架上的大銹粒子。“哐哐哐……”,銹塵騰起,銹沫子應聲而落。
上午11時,卡在鋼軌上的軌溫計指針指向51℃。“啄木鳥”們或錘擊,或打磨,或清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托架除銹作業。炎炎烈日,“啄木鳥”們汗如雨下。
突然,對講機中傳來防護員的聲音:“有列車接近,請大家下道避車。”大家停下手中的作業,稍作休息幾分鐘,在避車臺進行避車。橋隧工作隊每人擦乾額頭上的汗水,端起水瓶補水。“我們每次作業至少要帶兩瓶水,在三個小時內每個人需要喝掉近三升水,奇怪的是竟然不用上廁所。”避車間隙,曾柯程笑著説。
一個銀光閃閃的托架,需要“啄木鳥”們用除銹刀來回打磨一百多次,用鋼絲刷擦拭四十多次,用棉紗清理十余次。雖然作業並不複雜,但身上的長袖勞保服,頭戴的安全帽,腰係的安全帶,還有毒辣的烈日和滾燙的圍欄鋼鐵,無時無刻不在“烤”驗著這群橋梁“啄木鳥”們的毅力。
一次作業完成,已是中午時分。稍作收拾,“啄木鳥”們便開始向工區返程,那裏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冰鎮西瓜……(彭遠賀 封榮權 馬從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