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業負擔減輕了 ——廣西減稅降費調查採訪見聞
人民網  2019-08-14 11:32:06

  走進廣西北海市雙角獸食品有限公司的製作廠房,流水線作業全速運行,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今年上半年,公司産能已超過去年同期50%。

  “沒有這麼大幅度的減稅降費,今年的生産形勢不會這麼好。”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到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公司全年可享受稅費減免50多萬元。減免下來的資金,公司用於研發蛋黃酥、蛋黃醬、流心酥等海鴨蛋系列産品,廣受市場歡迎。

  據統計,今年1月至6月,廣西為市場主體減稅降費144.8億元,其中小微企業享受普惠性稅收優惠共減免稅費超13億元。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稅標準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大幅放寬小型微利企業認定標準、加大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減徵“六稅兩費”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逐一落地,極大地激發了小微企業的市場活力,廣西小微企業迎來發展春天。

  推動創新升級,小産品也有大市場

企業負擔減輕了 ——廣西減稅降費調查採訪見聞

  柳州一家螺螄粉生産企業,工人在運輸即將通過快遞發貨的預包裝螺螄粉。(李斌/攝)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特色風味小吃。廣西滬桂食品有限公司是當地經營螺螄粉預包裝生産銷售的小微企業,企業負責人李育霖介紹,在短短的三五年間,柳州預包裝螺螄粉生産企業就從幾家增加到70多家,品牌超過300多個。如何提升競爭力,在袋裝螺螄粉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成為企業面臨的難題。

  “小微企業普惠性優惠政策實施以來,公司一個季度就減免了30多萬元的稅款,正好解決了新産品研發的資金難題。”李育霖説:“我們和高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用減稅款進行研發創新,新研製的産品反響熱烈,實現了逆勢突圍。”該企業自主研發的黑椒牛肉味螺螄粉,一經推出便銷量飄紅。

  助力脫貧攻堅,創業致富圓夢

企業負擔減輕了 ——廣西減稅降費調查採訪見聞

  羅翠美(左)和農戶在富硒大米生産基地查看水稻長勢。(韋如代/攝)

  在河池市羅城縣,廣西中歐鮮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當地多個鄉鎮創辦了30個生態科技扶貧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國家出臺的減稅政策不僅對企業是利好,對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更是利好。”該公司董事長羅翠美難掩喜色。她説,上半年企業享受減免稅費4萬餘元,這筆資金正用於籌建第31個扶貧基地,再為家鄉脫貧致富貢獻一份力。

  在桂林全州,五桂嶺村百香果種植基地的藤架上開始挂果,長勢喜人。當地的桂林萬禾農産品有限公司主營農産品交易,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企業發展迅速。在稅務部門牽線搭橋下,該公司與五桂嶺村簽訂了百香果種植合作協議,打造“稅務+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入社農戶每戶一年可分到5000元紅利。

  為企業減負鬆綁,非遺文化有傳承

企業負擔減輕了 ——廣西減稅降費調查採訪見聞

  岑溪市南渡鎮農村留守婦女在加工竹芒編織品。(覃波/攝)

  在岑溪市南渡鎮,竹芒編織産業源遠流長。2014年,竹芒編織手工技藝被列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做這行成本高,耗時長,一天下來編不了幾個,年輕人都不愛學。”岑溪市華強竹芒編織工藝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開運為非遺的傳承憂心不已。隨著時代發展,竹芒編織産業因成本高、産量低,企業缺乏資金擴大規模,生存發展步履維艱。

  今年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實施後,傳統竹編産業迎來轉機。“今年上半年,小微企業擴大所得稅優惠,僅企業所得稅就省下近4萬元。”陳開運掰著手指規劃企業發展:省下來的錢,主要提高工人薪資、加強技術培訓和工藝創新,吸引更多手工藝人才進來。

  欽州坭興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符錦華經營的欽州灣坭興陶藝公司致力於傳承坭興陶工藝,但由於其製作工序複雜,人工、泥料等成本增加,生産經營壓力日益增大。

  “好在稅收政策給予我們極大支持,僅上半年公司就已享受稅收減免近4萬元。”符錦華表示,稅費減免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今年公司將更多資金投入到工藝提升和人才培養上,專門從“陶瓷之鄉”宜興聘請了10多位制陶專家、書畫名家等進行創作指導。

  採訪中,在談到今年減稅降費的政策時,廣西各地是一片叫好。眾多小微企業家們也有感而發,一系列的稅收優惠讓他們信心十足。

  作為實減稅降費政策的“主攻手”,廣西財政和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增強企業獲得感,為産業發展營造良好生態。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