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創新驅動邁大步
廣西日報  2019-08-30 10:29:05

廣西:創新驅動邁大步

廣西農科院專家在越南指導水稻種植。

廣西:創新驅動邁大步

在自治區科技廳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攜手文萊實施“海世通(文萊)深遠海網箱養殖國際研發中心建設”科技項目,共同開發南海優質養殖品種。

  本報記者 羅 琦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建立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舉措,肩負著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等多重使命。擁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疊加優勢的廣西,勢必會抓住這一重要機遇,矢志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更加便利靈活地引才引智,強化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新發展潛力。

  如此,廣西才能不斷提升在國際經貿體系中的競爭力,進一步拓展我區對外開放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並在新一輪對外開放中發揮先試先行、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為推動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為我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貢獻更多力量!

  1 平臺推動——先進適用技術“走出去”

  過去,在越南北部種植葡萄,由於氣候、技術等原因,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如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在地處越南北部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由廣西先進農業技術培育的葡萄喜獲豐收,參觀者紛至遝來。

  這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先進適用技術轉移和創新合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推動下,中國先進創新技術紛紛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上播下創新的種子,收穫豐收的果實。

  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家面向東盟的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該中心創建6年以來,通過對接中國和東盟國家技術供需信息,有效促進中國-東盟科技創新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該中心已建成雙邊技術轉移中心9家、雙邊區域中心1家,協作網絡成員逾2400家,其中東盟國家成員佔1/3以上,並拓展至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東盟共同策劃組織舉辦科技創新與技術轉移活動70場,對接項目1900余項,涉及企業3000多家,促成合作協議491項,意向金額50多億元,推動我國一大批農業、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先進實用技術成果快速向東盟國家轉移,解決了當地發展急需甚至在某些領域填補空白。

  在中國-東盟技術轉移機制推動下,廣西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動參與進來,不斷擴大輸出先進實用技術與産品;國家海洋局第四研究所、太庫國際孵化器、國際水稻研究所等創新創業機構紛紛落地廣西,輻射東盟國家。

  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曹坤華表示,廣西自貿試驗區的設立為我區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下一步,我區還將鎖定以下5項重點精準發力:一是充分利用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的平臺和橋梁作用,推動國內先進適用技術向東盟輻射;二是成立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全國理事會,共同推動與東盟國家科技創新及技術轉移合作;三是完善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合作機制,進一步壯大協作網絡成員隊伍;四是深耕細作合作內容,提升技術轉移服務水準;五是共同打造中國-東盟科技城,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創新中心和技術轉移中心。

  2 政策扶持——助推創新要素快速集聚

  憑藉獨有的區位優勢和區域特色,廣西也正將國際科技合作的智慧與資源注入到創新驅動發展的大潮之中。

  如廣西水牛研究所聯合埃及開羅大學共同致力於水牛産業化技術研發;廣西岩溶所聯合斯洛文尼亞有關研究機構共建國際研發平臺,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批准同意設立岩溶專業委員會,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國際岩溶研究領域的領軍地位;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公司與加拿大相關機構合作,引進我區急需的土壤污染修復關鍵技術……

  為了加快國際一流創新資源向廣西集聚,我區制定出臺了《廣西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推動我區各類創新主體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創新分工合作。

  如何發揮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在這一《實施方案》裏,我們能找尋到答案:奏響“一帶一路”創新開放合作協奏曲。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實施“百名傑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引進東盟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100名傑出青年科學家進入廣西參與科研工作;建設創新合作載體,圍繞廣西發展需求,在境內和境外合作建設100家創新載體;引進創新成果入桂轉化,圍繞九張産業創新名片,引進廣西亟需的100項創新技術成果;輸出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向相關國家輸出100項先進適用技術成果,進一步拓展廣西乃至我國優勢産能“走出去”;培育中國-東盟技術轉移網絡核心成員,在中國-東盟技術轉移網絡成員中,發展100家中國-東盟技術轉移網絡核心成員;培育高層次科技合作專家團隊,遴選100個高層次科技合作專家團隊進行培育,實現國際協同創新,提升我國科技對外影響力。

  今年5月,廣西還出臺了《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品質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實施意見》。其中,在推動發展環境升級方面,將大力簡化企業開辦和登出程式,構建利企便民的創新創業生態;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將努力為創新創業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拓展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渠道。

  創新驅動,也離不開知識産權保護。為順應廣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自治區知識産權發展研究中心於日前發佈了《東盟十國知識産權發展報告》,此報告將為廣西企業“走出去”提供知識産權保護指引,為廣西企業衡量在目標國採取知識産權訴訟策略提供判斷依據。

  3 廣納人才——釋放“第一資源”活力

  人才是最重要的創新源,是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

  廣西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獨闢蹊徑,落實和拓展國家科技部部署,率先實施“東盟傑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積極探索國家場面與地方層面傑青計劃統籌銜接,大力引進海外人才。目前已有52名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傑青來中國開展科研交流工作。與此同時,2019年“東盟傑出青年來華入桂工作計劃”崗位徵集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目前已收到89個崗位申請,比2018年的54個崗位申請增加60%,涉及高性能材料、生態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經濟、現代農業等行業,這充分體現東盟國家青年科學家對參與我區高新科技研發的濃厚興趣。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連續舉辦了5屆中國-東盟技術經理人國際培訓班,和一系列現代農業、傳統醫藥等領域的專項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東盟國家技術骨幹500多名,培育了一批東盟科技創新人才,有效促進了中外科研人員之間相交相知、互信互敬、取長補短,培養了真誠務實的合作關係。

  此外,我區還啟動了港澳臺英才計劃,發揮毗鄰港澳優勢,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通過接收港澳臺優秀青年科學家到廣西開展科研工作,在為港澳臺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青年人才的同時,也豐富和充實廣西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並進一步強化廣西與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目前,廣西正積極組織項目宣講,與有關部門密切溝通,細化相關政策及制度,全力保障港澳臺英才計劃的順利實施。據了解,首批收到30個工作崗位申請,將支持中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物聯網、海洋資源、節能環保、汽車、高端裝備製造、制糖等重點合作領域。

  曹坤華説,我們要充分利用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帶來的發展機遇,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區域特色優勢促進科技創新,加強開展科技創新合作,與東盟各國共同開展科研聯合攻關、人才聯合培養、技術示範推廣、科學家合作交流等活動。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圖片)

編輯:駱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