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雙線”運行活力增 ——貴港市供銷社承擔全國總社專項試點觀察
廣西日報  2019-09-11 09:48:12

  廣西日報記者 韋繼川

  日前,貴港市供銷社承擔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探索構建規模高效的雙線運行機制”專項試點工作通過驗收。全國總社評價説,貴港市社在構建聯合社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形成政企分開、上下貫通、整體協調運轉的雙先運行機制方面探索出可行路徑,為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優化聯合社治理機制、提高社有資産運營水準、加強聯合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2017年6月專項試點啟動以來,貴港市供銷社不斷突出公司化運作,通過實體興社、經濟強社,在構建“雙線”運行機制的實現路徑上進行了有益探索,試點效果凸顯:全市供銷社村級經營服務網點覆蓋率達79.5%;社有企業經營建築面積達49.5萬平方米,比改革前增長2倍多;企業收入翻5番,資産增值3-5倍,提供就業崗位7600多個。

  行業指導體系更健全

  不斷優化機構設置,不斷強化聯合社行業指導作用,貴港市供銷社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目前,全系統共選派5名處級幹部、22名科級領導幹部到企業兼職,彌補了企業人才不足。

  市本級、桂平市、平南縣增建了社有資産管理委員會,對社有資産實行動態化臺賬管理,強化監督檢查,促進資産保值增值落實到位。規定一般門店出租期限為2年,最長不超過3年;合作建設項目的資産出租期限為8-10年,最長不超過15年;堅持“開發不賣地,開放謀發展”原則,對鄉鎮供銷社的土地資産開發利用和網點進行升級改造;堅持“確定利益底線,確保利益實現”的原則,對直屬企業佔地面積較大的土地資産開發利用;組建市供銷企業管理公司,對直屬企業、基層供銷社的資産收益實行“集中審核、統一運營、獨立核算、收支兩條線”集中管理,有效規避了資金風險,企業管理成本節約60%。

  目前,全系統已經籌集合作發展基金1029.9萬元,先後扶持8個企業解決項目建設資金難題,扶持新建或升級改造鄉鎮綜合服務站(中心)53個、村級綜合服務社70個、專業合作社50家、“農合聯”20家。

  近年來,社屬企業先後公開招聘四批次共53名工作經歷2年以上、大專以上學歷、30歲以下年輕人進入基層社工作,大部分成為單位業務骨幹。去年,市本級提拔重用年輕業務骨幹擔任企業領導6人,淘汰工作表現懶散者3人。

  經營服務體系強支撐

  社有企業為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社有企業實力不斷增強,支撐作用日益明顯:2018年該市供銷社系統商品購進總額、銷售總額、農副産品購進、消費品零售額、售農生資、再生資源回收額、匯總利潤7項主要經濟指標,分別比綜合改革前的2014年增長115.75%、110.65%、143.45%、118.3%、66.28%、248.09%、145.79%。

  市本級整合直屬企業資源,組建了貴港市供銷社集團有限公司,下設投資公司、農業服務公司、企業管理公司3個子公司。5個縣、市、區供銷社也分別結合實際建立了相應社有資産管理公司,加強對基層社資産運營的監督管理。

  該社將社有資本重點投向為農服務領域,社有企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在城區,開工建設了貴港市供銷商務大廈、日用品配送中心商務區、土特産貿易中心、富硒農産品展示中心等項目,建成後供銷合作社擁有完全産權商用物業達5萬平方米以上,資産升值5倍多。在鄉鎮,對鄉鎮供銷社500平方米以上的資産進行規劃建設,累計建成鄉鎮綜合超市、日用品、農資配送中心、加油站等項目76個。

  建立上下貫通的經濟聯繫,有效解決“聯合社不聯合”的問題,提升社有企業的經營規模和品質效益。該社先後規劃了包括商務區、日用品綜合樓、建材城、商貿街等24個項目,目前已有市農資公司恒宇大酒店、大圩供銷社日用品綜合樓等15個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投資5000多萬元。整合轄區內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合聯”的服務資源推進土地託管服務,為農民及種植大戶提供代育秧、機耕、機插、測土配肥、統防統治等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2018年實施土地託管15.252萬畝,比上年增長194.06%,助農增收3050萬元,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2萬多人次。承接6家保險公司惠農保險業務,與銀行合作在鄉鎮供銷社建立助農金融服務點21個,與7家快遞公司合作,把鄉鎮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農村物流快遞中轉站。利用市本級供銷社電商平臺“荷城貨郎”及5個縣(市、區)電子商務公司,組織鄉鎮20多個電子商務服務站。2018年實現線上線下電子商務銷售額1.89億元,比增81.92%。

  基層組織體系更高效

  貴港市供銷社大力推進基層社實體、載體、聯合體並行發展,基本形成了形式多元、覆蓋面廣的基層服務組織體系。

  對各項功能基本喪失的基層供銷社,採取強社並管的辦法,重塑市場經營主體予以恢復。對有場地、有資産的基層供銷社,通過招商引資、股權改造、合作開發等方式,推進存量資産的升級改造,逐步增強經濟實力和服務功能。對組織健全、設施完善、資産完好、經濟實力較強的基層供銷社,圍繞當地主導産業和優勢資源,不斷擴大服務領域,完善服務功能。2018年該市中裏供銷社、木格供銷社、三里供銷社獲評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標杆基層社。

  該市社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系統累計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241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46家,培育市級以上示範社45家(其中省部級以上示範社9家);累計吸納社員7萬戶,帶動農戶30多萬戶,比改革前增長248.65%。通過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壯大了供銷社隊伍,密切了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推動了農業産業化進程。全市系統累計升級建設鄉鎮綜合服務中心(站)52個、村級綜合服務社70多個,為農民提供保險快遞、農村金融、便民繳費、農技培訓、幼兒教育等多樣化綜合服務,成為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

編輯:駱秋妤